在全市節能減排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二要實行部門聯動。要建立健全節能減排工作責任制和問責制,加強對節能減排工作進展情況的考核和監督。各有關部門要儘快制定具體措施,把各項工作任務逐級分解,分解任務,責任到人。各縣(區)、各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市經委、環保局要加強對重點耗能企業的能源監測;市統計局要加強節能統計工作,健全能源利用的統計分析制度;市質監局要加強節能計量工作的管理,強化企業能源計量器具檢定、校驗督查,加快制定重點耗能產品單位綜合能耗限額等相關標準。同時,要建立能耗指標公報制度和重點用能單位能源利用狀況報告制度,定期發布。

三要加強監督管理,嚴格執法。市經委、市環保局要結合我市節能減排工作的實際情況,研究制定主要能耗產業產品能耗標準、能源節約標準、節能減排考核指標體系和建築行業能耗評定規範。要定期開展節能減排環保專項檢查,加大節能減排執法力度,強化對重點用能企業的監督管理,依法開展節能減排執法監察。各有關企業、單位要積極配合,全力支持,對拒絕依法監察監測的企業要追究主要負責人的責任。對個別不重視、不配合,甚至故意刁難的企業和單位,要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要按照有關法規給予經濟處罰。會後,市節能監察中心要深入市列50戶企業開展節能減排監察監測,對企業能耗過程進行檢查、評估和分析,及時掌握能耗管理水平和能源利用狀況,幫助企業找原因,挖潛力,搞好服務,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進措施和技術改造方案。各縣(區)、各部門、各單位要普遍開展資源能源利用、污染物排放情況大檢查,找出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切實加以解決。

四要加大投入。節能減排要靠項目支撐,要建立政府引導、企業為主和社會參與的節能減排投入機制,運用資金補助、貸款貼息等方式,引導社會資金投資節能減排項目。按照“誰污染、誰治理,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促使企業開展污染治理、生態恢復和環境保護。要加大政府對節能減排的投入,縣(區)政府都要在財政預算中設立節能減排專項資金。要從國家鼓勵的產業出發,挖掘一批好的企業技術改造、清潔生產和節能減排的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