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研討會發言稿

2011年我擔任高三(1)(2)班兩個應屆文班的歷史課,在2011年聯考中,兩個班119人二本上線47人,文綜平均分206分。下面是我校在聯考備考中的的幾點具體做法。

高三歷史複習備考中我們的具體做法:

準備教學,組織教學,輔助教學,反思教學

一、準備教學

1、制定階段計畫,明確階段任務

開學之前備課組長組織備課組各位老師制定詳實可行的全年複習計畫,每周之初制定明確的周計畫,並把計畫和進度提前告訴學生,計畫的制定要體現全面準確詳實的特點。計畫制訂之後,沒有特殊情況儘量不做改動,使學生能根據教學計畫和進度制定自己的學習計畫

2、研究考試大綱,明確考試要求。

首先,了解哪些是考試內容,哪些是非考內容,這樣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同時,還要認真研究《考試大綱》,努力領會其中有哪些能力要求,減小盲目性。

3、研究聯考試題,把握聯考脈搏。

分析近幾年聯考題,不難發現大致有這樣幾個特點:(1)強調對基礎知識和主幹知識的考查。(2)突出專題性、綜合性。(3)關注社會熱點。(4)試題開放,體現人文主義等特點。了解了這些特點,我們在複習中就可以對症下藥,少走彎路。而且還可以把研究歸納整理後的聯考試題運用到平常的教學中來。在研究全國ⅰ卷的同時還關注其他各地的聯考試題,尤其是以上海卷為代表的南方試卷,分析其出題角度,把握其發展走向。

4、關注教改課標,轉變教學觀念。

對新課標和新考綱,我們通過認真學習,並結合新版教材進行研究,準確地把握新課標的精神實質,抓住重點和難點進行複習備考,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新課程改革大張旗鼓地進行,這對聯考必然會有一定影響。為了使考生能從容應對,我們對《歷史課程標準》及有關檔案、文章、理論、教材,要有一定的認識和理解,對其教學理念、要求,也要在高三教學中作適當滲透。只有更新觀念,才能正確把握現代考試改革的發展方向,進一步做好備考工作。

5、依靠群策群力,落實集體備課

每周一全體備課組教師定時進行集體教研,就本周的教學進度和任務進行討論和分工,討論本周的教學任務中有哪些重難點,採取什麼方法進行突破,在本階段的內容中學生可能存在哪些問題,我們應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在教研時還要明確本周分工,誰負責製作課件,誰負責整理知識結構,誰負責組題。經過集體教研,為本周的教學工作做好充分的準備。

二、組織教學

1、全面落實師生互動,牢牢把握課堂教學。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把握好課堂教學這一環節對提聯考成績至關重要。我們在這個環節上主要抓住了以下幾點:

課前小測,回顧知識:每節課必用2-3分鐘的時間進行小測驗,回顧基礎知識,敦促學生記憶。

明確思路,構建體系: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求學生明確由最初的知識如何自然的過渡到本節內容,這一環節在小測驗後由學生完成,教師做簡單的補充,而且這種做法形成定勢,要求學生每節課都做好準備。在這一環節的主要要求是,覆蓋要全面,語言要精煉,過渡要自然。這一環節後給學生時間看書,布置給學生任務,並要求學生自己構建本節內容的知識體系。

師生互動,突破重點:圍繞本節課的重難點,才取多種方法進行突破。有時圍繞重點問題多角度設問,要求學生思考後回答;有時要求學生自己設問,其他學生回答;有時採取學生設問,教師解答的方式。隨後圍繞這一重點問題進行習題配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