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書記在縣加工製造業調研活動第二階段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同志們:

我們組織這次“加工製造業調研活動”,主要目的是邀請市科技局和**大學的專家教授,對我縣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情況和運用高新技術嫁接改造傳統產業情況進行調研,進一步摸清縣內加工製造業企業底數,幫助企業搞好科學定位,制定發展戰略,落實一批成熟的產學研結合項目,並儲備一批後續項目,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切實增強企業的發展後勁,推動我縣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促進石油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實現地校“雙贏”,可以說既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又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活動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最近幾個月,在市科技局和石油大學科技處的指導、協助下,經過縣科技局和各企業的積極努力,已圓滿完成了對全縣加工製造業企業的數據採集和研究工作;第二階段,請專家教授分組深入企業實地考察、調研,對企業產品水平、信息化水平、管理水平及科研開發能力進行科學定位,幫助企業明確今後發展方向;第三階段,請專家教授按照對企業行業和產品的定位,形成完整、系統的調研報告,並建立全縣企業、人才及項目信息庫。今天,我們召開這次會議,就是安排部署下步工作任務,加快調研活動進程。

近年來,我縣以產學研結合為突破口,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運用高新技術嫁接改造傳統產業,有力地促進了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回顧我縣產學研結合發展的歷程,大致經歷了由企業直接從大院大所購買高新技術項目到有償委託攻關,從“提前介入、聯合攻關、成果共享、風險共擔”的“**模式”到聯建高新技術企業的“東石模式”四個階段,產學研結合不斷向縱深發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石油化工、精細化工、油田化學品、機電、新型建材等幾大主導產業。可以說,產學研結合已經在**這片熱土上生根、開花、結果,給縣域經濟發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今年1至8月份,全縣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工業增加值7.82億元,占全縣限額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的71.2%;全縣限額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37.3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10.98億元,利稅3.6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4.18%、39.4%和32.8%。

但是,也應清醒地看到,產學研結合成果轉化較慢,高新技術產業規模膨脹遲緩,仍然是制約我縣工業經濟發展的“瓶頸”。過去,我們通過項目推介會、現場考察和座談會議等多種方式,組織企業與專家進行項目洽談,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這種形式也有明顯的缺點,專家教授對企業的需求、適合企業發展的新項目了解不多,知之不深,總有些“隔岸觀火”的感覺;企業對專家教授推介項目的行業、領域、水平、發展趨勢以及市場需求也摸不透,搞不清,因而錯失了許多合作的良機。同時,由於我縣高科技人才缺乏,科技創新能力不強,對如何形成高新技術產業群體、運用高新技術嫁接改造傳統產業以及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等問題認識不足,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行業結構調整和行業規劃的形成。因此,與石油大學密切合作,圍繞我縣工業幾大主導產業,有的放矢地組成了石油化工、精細化工、油田化學、機電、自動化、材料、建築材料等幾個行業專家組,採取與專家教授對口協作的方式,對我縣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及運用高新技術嫁接改造傳統產業的現狀進行調研,為加工製造業產業及產品結構調整和巨觀決策提供可靠依據,既是鞏固地校合作、深化產學研結合的需要,更是加快科研成果轉化,膨脹高新技術產業規模,提高經濟運行質量的必然要求。這次調研活動,使產學研結合工作實現了由過去的企業自發行為到政府組織下的自覺行為的轉變,可以說是一次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