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縣“捐資助學”光彩事業活動上的講話

同志們:

這次“捐資助學”光彩事業活動是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暨中國光彩事業建立10周年之際開展的一次具有重要意義的活動。藉此機會,我代表縣委和縣光彩事業領導組,向多年來積極支持並投身光彩事業的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表示誠摯的問候和衷心的感謝!

下面我就開展好這次“捐資助學”活動,進一步推進我縣光彩事業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大力弘揚光彩精神,自覺肩負起“捐資助學”的社會責任

光彩事業作為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自發創立的一個以扶貧開發為宗旨的宏大事業,體現了道德行為、經濟行為、政治行為的有機統一,它不僅是促進實現共同富裕的有益實踐,是消除貧困、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力量,同時也為促進民族團結和發展人權事業做出了貢獻,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發出了奪目的光彩。隨著光彩事業實施的深入,也逐步形成了昂揚向上、積極進取的光彩精神,這就是“致富思源,富而思進,扶貧濟困,樂善好施,義利兼顧,德行並重,發展企業,回饋社會”。光彩精神展現了非公有制經濟人士作為一個群體的良好形象,是對光彩事業實踐的深刻提煉,對進一步做好這項工作也明確了方向。實踐已經證明,大力弘揚“光彩精神”,引導更多的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積極投身光彩事業,是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做合格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的一條現實之路、成功之路、必由之路。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要充分認識光彩事業重大而深遠的意義,積極投身光彩事業,並以此作為自覺承擔“建設者”的社會責任,塑造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良好社會形象的有效形式。

要把積極投身光彩事業作為促進共同富裕的自覺追求。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早在古代,我們的祖先就提出“天下大同”的理想,希望普天下的人們都過上共同富裕的生活。但幾千年來,無數仁人志士並沒有找到實現“大同”的現實之路,也不可能真正實現社會的共同富裕。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實現了民族獨立和解放,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才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實現途徑。共同富裕不是平均富裕,也不是同步富裕,而是要有一部分先富起來,通過先富幫後富最終走上共同富裕之路。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作為黨的富民政策的成功實踐者和最大的受益者,作為先富起來的一部分人,要“飽而知人之飢,暖而知人之寒”,積極倡導並投身光彩事業,幫助貧困地區的民眾脫貧致富,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體現社會主義民營企業家走共同富裕之路的嶄新風采。

要把積極投身光彩事業作為堅持社會主義義利觀的具體實踐。堅持義利兼顧是光彩事業的重要原則之一。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投身光彩事業,不僅要實實在在地幫助一部分貧困民眾走上致富之路,還要在求利潤、講效益的同時,積極倡導講信用、守信譽,體現互惠互利、義利兼顧的價值觀,使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和貧困民眾結成共謀發展、共享成果的利益共同體,為全社會形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思想觀念和道德體系,提供有益的示範和借鑑作用。

要把積極投身光彩事業作為增強社會責任感的生動體現。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個人的前途命運與國家的興旺發達密切相關,國家的繁榮富強同樣需要社會的每個社會成員的積極參與。當前,貧困和就業問題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過程中的突出問題。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要以強烈的主人翁意識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積極投身光彩事業,為民眾解困,為政府分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