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職工代表發言稿

(六)提供精湛完美的服務技藝。著名醫學家吳階平指出“做一個好醫生要有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和藝術的服務,三者缺一不可,並且都是無止境的。”醫院的服務技藝包括服務技術和服務藝術,是醫院及醫務人員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手段,也是實現社會價值、服務人民健康的重要條件。醫學服務技術包括所有為人民身心健康服務所採用的知識、手段、方法、技能、技巧,是實現醫學崇高的目的,解決人民健康問題的基本功。醫學服務藝術包括接診藝術、診治藝術、語言交流藝術、處理矛盾衝突藝術等,蘊涵著服務理念、邏輯思維、醫患溝通和運用醫學知識及技術的能力。建設和發展醫院就要不斷提升醫院整體的綜合的服務技術和服務藝術,做到精益求精和不斷提高,為病人及服務對象提供精湛的技術服務和人性化、藝術化的服務,使病人及服務對象獲得安全、有效、痛苦最輕、耗費最孝見效最快的高質量的醫學衛生服務。

(七)樹立情感關愛的服務態度。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文化的進步、醫學模式的轉變、醫療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以及病人、服務對象對醫療衛生服務的多需求、高期望和維權意識的日益覺醒、成熟,醫院強化法律責任、改善服務態度,顯得尤為重要。建設和發展醫院必須更加重視服務態度問題。醫院要從“以人為本”服務理念出發,樹立高情感關愛的服務態度,要有溫情親切的關愛行為、人文關懷的表情語言、細緻周到的生活照顧、人性化的雙向溝通,以優良的服務態度做好各項服務工作,這既是密切醫患關係、促進患者健康和康復的重要條件,也是謀求醫院生存和發展的一種優勢。

(八)完善客觀有效的服務評價。評價,是指人們對人、事、物的價值的判斷。醫院服務評價是醫院提供的醫療衛生服務活動和服務產品的價值判斷。建設和發展醫院必須建立客觀、公正、有效的服務評價體系和辦法,通過評價及時發現問題,糾正錯誤,改進服務。醫院服務評價要從國家、醫院、職工、病人多個層面、多個角度進行價值判斷,醫院服務評價要從病人滿意、社會滿意、職工滿意、政府滿意來衡量,病人的滿意最為重要。病人的滿意包括最佳的技術效果、最好的服務、更好的信息交流、適宜的經費支出、安全舒適的療養環境、和-諧醫患關係等,其實質是對病人的安全度、滿足度、舒適度、信賴度、認可度等綜合的滿意程度,因此,必須重視和強化病人對醫院服務滿意度的評價,從評價結果中需求客觀、公正、和-諧的平衡點和結合點,努力改善服務工作,改善醫患關係,以取信於服務對象。

三、加強以質量為核心的醫院管理。

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要嚴格遵守和認真執行醫療衛生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診療護理規範和常規,健全醫療機構內部的管理和技術規章制度。過去在醫院質量管理中行之有效的一些重要制度,如首診負責制、三級醫師查房、交接-班制度、術前討論、疑難病例討論和死亡病例討論、“三查七對”、住院醫師培養等制度,是多少年來多少代醫務人員在醫療衛生服務中用汗水,甚至是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經驗和教訓的總結,應當始終如一地嚴格執行,這是醫療服務質量的基礎保障。同時,還要積極借鑑我國在質量方面做得好的醫院在醫療服務質量管理方面的先進經驗、先進方法和先進技術,把風險管理、循證醫學、持續質量改進、全面質量管理、整體護理、臨床審核等先進方法引入到醫療服務質量管理中來,逐步建立和健全醫療質量評價和管理體系。要把加強醫療服務質量管理與深化醫療機構改革結合起來,增加醫療質量服務管理工作透明度,加大醫療服務信息公示力度和範圍,接受病人和社會監督。積極推行“病人選醫生”、“醫療費用清單制”、“醫療服務公示制(包括質量、價格、費用等)”、“醫患溝通制”等改革措施,建立醫療質量考核評價制度、責任追究制度;把醫療服務質量管理與人事制度改革、分配製度改革結合起來,將其納入崗位要求,強化醫務人員的質量意識。通過改革,明確業務流程和管理流程,加強醫療環節中的過程管理,強調對突發意外事件處理的優先原則,提高應急、應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