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質量分析發言稿

2.有沒有具體措施來引導學生對某一問題的深入思考?學生的回答教師不滿意的時候你是怎樣做的?是繼續把問題進一步分解,還是轉換了話題?

3.學生在對問題進行思考的過程中,教師是積極地旁觀還是時常打斷學生的回答?

4.在教學過程中,你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了嗎?尤其是在布置背誦的任務時你是否告訴了他們怎樣去背誦?

以上每一項內容都是緊緊圍繞學生學習學習能力培養而涉及到的反思內容,在對自己是如何對學生學習能力進行培養的表現進行反思時,可以參照上面所列出的條款展開自我檢查,如果有半數以上的項目都是否定的答案,那么你就要思索一下該怎樣去為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而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了。

三、如何對教師自己進行教育教學水平的反思

1、反思自己的觀念

我們的質量觀是否仍停留在重點中學的升學率上,我們是否從一接到新班就默許了差異,就縱容了差距。

我們鑽研教材和設計教學過程是否明確了知識技能目標是三維目標中的基礎性目標,“雙基”仍是學生學習的重點抓手。

我們在備課時,是否注意了學生不同層次的需求,是否為不同水平的學生設計了不同的問題,我們是否具有作業分層布置的良好心態。

我們是否真正將與家長的溝通與交流作為了教學工作的一咱延續,我們是否真正的,長期的,一貫的關注過後進生,我們可以給自己的責任心打多少分。

2、反思自己的教學

對教師的教學水平進行評價,往往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其實最清楚的就應該是學生了。如果我們學會從學生的外在表現中發現自己教學水平的不足,那么你的教學一定會前進一大步的。我們在對自己的教學水平進行反思時,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觀察。

在教學時,你的學生是以怎樣的表情來聽課的?是不是始終處於一種思考的狀態?面部表情是不是有一種滿足的微笑?

每當你提出一個問題後,是不是多數學生都會積極回響?進而展開熱烈的討論?還是處於一種沉悶的氣氛中,學生不為教師的焦急所動?

課堂上你為學生留下的有效時間是多少?能不能有一半以上的時間是學生在積極地活動?

40分鐘效益的衡量標準,決不是在40分鐘教給了學生多少,而應該是教會了學生多少,學生掌握了多少。每一位位老師要向常規課堂要質量,做智慧型老師,讓學生會學、學會、樂學。

當然,反映一位教師教學水平高低的外在表現還有許多,這裡僅僅對一些比較容易把握的現象作一些簡單的說明,透過這些現象,可以折射出一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否深得學生歡迎。一個受學生歡迎的教師一定是一位教學水平高的教師,這是無數事實所證明了的。對教學的反思,可以使我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反思,可以尋找到自己教學中的不足,進而尋求到更加符合提高教學質量要求的方法。面對差強人意的教學成績,批判自己,審視自己,尤其是當別人對自己作出批判的時候,有時也是很痛苦的,這就需要我們以一種海納百川的寬容心態面對自己的不足,真正從內心中去思考一下,我們一天天上班、一節節講課、一分分拼搏,幾乎每天都是在緊張勞累的狀態下疲於奔命,究竟是為了什麼?還有什麼比只是付出見不到收穫更痛苦的嗎?

執教教師需要反思,學校的管理層面,部門分管責任人也需要反思。

一、 反思我們的校本教研

我們的教研活動內容是不還應該減少一些時髦,多一些實在,側重研究一些具有現實意義的主題:如何夯實後進生的雙基、我們有哪些具體的補差措施、我們是否設計了針對後進生培養的相關活動、我們的教研評課是否把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掌握知識的量作為過研討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