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節後收心會講話

今年,中央、省市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科學的歷史判斷——以健全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重點加強反腐倡廉建設,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繼續紮實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其涵義概括地說就是反腐敗工作形勢嚴峻,不容樂觀,要繼續抓好抓實抓出成效。二是明晰的目標任務——加強對中央關於推動科學發展、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政策措施的監督檢查,以反腐倡廉新成效取信於民。其涵義概括地說就是紀檢監察工作,要在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科學發展上下功夫。三是優良的作風保證——加強領導幹部黨性修養,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新三觀(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以優良作風帶領廣大黨員、民眾迎難而上、銳意改革、共克時艱。其涵義概括地說就是要加強領導幹部作風建設,以人為本,帶領廣大黨員、民眾乾好事、乾實事、乾成事。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我們在確定2024年紀檢監察工作思路之前,要認真領會上級精神,搞好調查研究,確定推進措施。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有一支適應當前形勢的工作隊伍,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2024年紀檢監察各項工作任務。

綜上所述,要圓滿地完成2024年的工作任務,核心還是解決隊伍問題。因為加強紀檢監察機關能力建設,是紀檢監察工作的一個永恆主題。所以今天藉此機會,我還是要講一講紀檢監察機關隊伍建設的問題(工作上的事在這裡就不講了,我在區紀委四次全會上再進一步地全面講述)。

大家知道,中央、省市、區委對新形勢下反腐倡廉建設新要求是站在新起點、肩負新使命,拓展新思路、謀求新發展,探索新途徑、開創新局面的戰略性部署。所以,我們紀檢監察機關決不能簡單地“照葫蘆畫瓢”做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從戰略的高度去思考、去對接和去研究這個問題。

我們在座的各位同仁,怎么從戰略的高度去思考、去對接和去研究這個問題呢?就當前而言,我看就是要注意突破紀檢監察機關和紀檢監察幹部中存在的“三種傾向性”問題:也就是桎梏的思想(放不開、想不深、思不透)、傳統的模式(講特權、重查處、輕服務)和行業的框框(顧本體、離大局、脫中心)。只有真正解決了這個方面的問題,我們才能更好地適應新形勢下對紀檢監察工作的的新要求(即為“兩個肩負”:肩負著反腐倡廉重任,肩負著黨和人民重託)。那么,怎么才能適應新的要求呢?具體地說,就是要做到這樣“三個明確”:

(一)要明確工作思路。眾所周知,工作思路決定工作出路。那么,我們應該怎樣確定紀檢監察工作的思路呢?就是努力抓住“三條主線”:

一是抓住政權建設這個核心。基層政權建設是我們抓好各項工作的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所以,要從樹立和堅持“新三觀”體現科學發展入手,完善監管機制,防範黨員幹部違規違紀問題的發生。

二是抓住權益保障這個重點。要從以人為本入手,加強領導幹部作風建設,密切黨群幹群關係,促進科學發展,切實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權益,以反腐倡廉新成效取信於民。

三是抓住文化建設這個根本。要從加強黨員幹部黨性修養入手,加強廉政文化創建,營造健康向上的禮尚文化,教育引導民眾抵制腐敗、黨員幹部不想腐敗,從源頭上不斷消除滋生腐敗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