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經濟推進會縣長動員講話

同志們:

經研究決定,今天,召開全縣工業經濟推進工作會,主要目的是全面貫徹全市經濟觀摩會和市政府第二次全體會議精神,認真分析我縣工業經濟發展面臨的新形勢,研究解決當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進一步動員全縣上下和廣大企業,統一思想,凝聚力量,提速提效,推進全縣工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剛才,zz同志通報了今年以來工業經濟發展情況。下面,我就加快工業經濟發展講幾點意見。

一、肯定成績,正視困難,進一步增強加快工業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今年以來,全縣上下緊緊圍繞“工業強縣”發展戰略,突出工業化、城鎮化“雙輪驅動”,紮實開展“園區推進年”活動,切實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全力推進項目建設,著力最佳化發展環境,工業經濟保持了較快的發展勢頭。從總體上看,呈現以下三個方面的特點:一是總量在壯大。XX年產值超億元企業8家,規模企業67家,成長性中小企業889家。按照國家新的統計口徑規定,新增規模工業企業必須是當年營業收入XX萬元以上,目前我縣規模以上企業是42家,今年經過努力有望達到50家,新增8家。二是質量在提升。各企業不斷增強開放創新意識,加大產品研發和市場開拓力度。1-4月份,全縣規模企業完成現價工業總產值16.1億元,同比增長53.4%,完成工業增加值4.3億元,同比增長30.8%,實現營業收入15.3億元,同比增長63%,呈現出產銷兩旺的好勢頭。三是結構在最佳化。在化工、食品加工等優勢產業繼續做大做強的基礎上,先後引進了皖北智創精機、嘉柏列科技、富林電子、西村電子、維興電子、志誠電子、康悅電子、東聚電子等一批高科技電子類項目入駐工業園區,使我縣工業層次不斷提高,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市委、市政府已將我縣的電子科技產業確定為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

近年來,我縣工業發展雖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僅僅是剛剛起步,還處於工業化的最初級階段,與周邊縣市區相比,不論是在企業規模、經濟效益,還是發展速度方面,相對優勢還沒有形成,工業基礎薄弱、主導產業不突出,大企業少、帶動能力不強的狀況仍沒有改變。1-4月份,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32%,在八個縣市區中排第五位,其中潁州區高達92.9%。特別是園區發展還存在不少問題和困難,管理體制不順,規範良好的工作機制還不健全,自我運作資金的機制還沒形成,融資籌資的辦法還不夠多。入園的低端企業較多,技術力量薄弱,部分企業生產效益低,企業產品價值低,產業優勢不強,產業集群只是處於起步階段。個別企業用地圈而不建,建而不投產,不按計畫實施。今天,我們召開這個會議的目的就是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調動一切力量加快工業和園區發展步伐。我相信,只要全縣上下齊心協力、攻堅克難,工業經濟以及園區發展中遇到的一切困難都會逐步破解。

二、勇於創新,破解難題,牢牢把握工業發展的重點和難點

今後一個時期,是我縣深入推進“工業強縣”戰略,加快工業發展的關鍵時期。發展工業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資源為依託,以市場為導向,以項目為支撐,以園區為平台,以“園區推進年活動”為契機,加快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科技興企步伐,加快人才隊伍培養,加快完善有關政策,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努力推進工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基本思路和著力點是: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原則,鞏固壯大提升中能化工、文王酒業,大力發展新興電子產業,振興皮革、脫水蔬菜產業,加快推進縣工業園區和同城皮革產業園、脫水蔬菜產業園、新興電子產業園和阜新高速連線線產業帶 “一區三園一帶”的規劃與建設。按照“土地集約化、產業鏈條化、企業集群化、資源循環化”的理念,大力引進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的優勢企業入園發展。力爭經過五年左右的努力,使各類園區基本形成運轉協調、基礎配套、制度完善、自我發展的企業群體。為實現上述目標,要抓好 “八個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