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大會發言

一、為什麼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XX年2月3日,xx在中央黨校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專題研討班開班儀式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提出了把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目標和戰略舉措的新提法。

因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相對於計畫經濟時期發展方式取得了巨大進步,使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這一時期的發展方式難以擺脫粗放、低效率等問題。我國經濟的強勁發展是依靠傳統的高投入、高消耗、高資本積累所帶動的經濟成長。突出表現在一是能源消耗過高,資源效率低下;二是環境污染嚴重,生態惡化加速;三是重化工業發展,就業難度加大。

目前這種經濟成長,已經引發一系列經濟和社會問題,並且給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帶來威脅。

因此,為了我國經濟能正確的發展、獨立的發展、健康綠色的發展,就必須科學地解決這些問題,而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就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科學發展觀內在要求的準確體現,是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現實選擇,是解決我國社會經濟問題的迫切需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核心就是自主創新,節能減排,建設創新型國家。

二、為什麼要發展文化旅遊?

文化旅遊泛指以鑑賞異地傳統文化、追尋文化名人遺蹤或參加當地舉辦的各種文化活動為目的的旅遊。即通過旅遊實現感知、了解、體察人類文化具體內容之目的的行為過程。其關鍵在文化,旅遊只是形式。中國文化旅遊可分為四個層面,即以文物、史記、遺址、古建築等為代表的歷史文化層;以現代文化、藝術、技術成果為代表的現代文化層;以居民日常生活習俗、節日慶典、祭祀、婚喪、體育活動和衣著服飾等為代表的民俗文化層;以人際交流為表象的道德倫理文化層。尋求文化享受已成為當前旅遊者的一種風尚。

因為,文化旅遊產業具有低碳經濟的特點,有助於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文化旅遊產業不僅自身不消耗或較少消耗自然資源,而且能夠改變傳統消費觀念和生活方式,進而促進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所以,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有利於低碳經濟發展。是體現變經濟發展方式核心的理想結合點。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恰恰是對文化遺產的最好保護,可以實現對文化遺產保護和發展經濟的雙贏。

三、我縣旅遊資源現狀

我縣雖無名山大川,但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山水相間,文化底蘊深厚,歷史遺存較多,擁有多處可供開發的旅遊資源,潛在的旅遊資源更是數不勝數。經調研,我縣境內現有可供開發的旅遊資源大至可分為6大類百餘處(項)。自然生態方面。可供開發生態旅遊的有石龍湖國家濕地公園;屏山生態園;丁湖鎮省級沱河濕地;大路口中國“山芋之鄉”自然風光和朱山生態環境等5處。紅色旅遊方面。我縣是革命老區,紅色旅遊資源十分豐富,較有旅遊開發潛力的有5處。分別是:入選全國第二批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單的皖東北革命紀念館(籌);江上青殉難地;**的雪楓公園;緊靠石龍湖濕地公園的石樑河暴動遺址和魏正斌烈士墓園;六、七十年代風靡全國的人民好醫生--李月華墓地和紀念館。古蹟、文物方面。初步可分為4類共63處。古遺存有新時期遺址楊家台、佘家台,楚漢時期的霸王城;古建築有文廟大成殿、**會館、釋迦寺、戚姬廟、瑞麟庵,可以通過招商引資恢復的玉皇閣、朱山廟、萬佛庵等;古墓葬有城南的鄧公墓、胡大海衣冠冢,赤山、陰陵山的古墓群、窪張山漢墓群;多處古井、古槐遺存;古文物有青銅器鼎、鍾、壺,各朝代的陶罐、瓷缽,還有諸如化石、畫像石、古象牙、古碑刻等,大多保存完好。文化藝術方面。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戲、隋唐大運河的遺存、中國古鞋博物館等3個具備開發潛力的旅遊資源。風物特產方面。有很多。如藥物布鞋、孟仁壽八寶眼藥、小方子花生、大路口冬粉、大莊豆瓣醬、小磨香油、興偉牌綠殼雞蛋等名優特產,和草溝油酥燒餅、劉圩水發麵等風味獨特的小吃。旅遊服務方面。我縣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縣城地處兩河之間,明徐、泗永兩條高速公路和宿淮鐵路貫穿縣境,區位優勢十分明顯。旅遊服務業初具規模,現有南虹、文廟、皇冠等酒店多處,有陽光、虹都、教育旅行社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