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長在基礎教育改革總結會的講話

剛才韓局長對我市前幾年課改工作作了全面的總結,兩所學校作了交流發言市教科所任所長又對我市課改工作所取的成績作了高度的評價。我認為,我市的課改工作可概括為三句話:起步較快,成效明顯,問題不少。下面,我僅就目前存在的問題和下一步應採取的措施講幾點意見。

一、正確面對課改中存在的問題

歸納起來說,主要是“三不夠”和“三不到位”。

部分學校重視不夠

部分學校無論是在思想上,還是在行動上對課改工作重視都很不夠。校長是學校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校長不重視,教師就難以引起重視。今年暑假各校校長都到北京進行了學習和研修,聽了很多有名的校長介紹教育理論和管理經驗。各校應該擇其要點組織學習,結合本校實際,運用於教學實踐。要堅信:只有“重視夠”,才能“回報多”。

對課程改革的理論研究不夠

部分學校領導班子和教師對課程改革的理論學習和研究不夠。理論是行動的指南,沒有理論的指導,我們的工作就難以開展。在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不少學校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存在工作做得多、總結提煉少的現象。各校要加大對課程改革的理論研究力度,切實找準本校在實施課程改革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集中精力,深入研究,抓出成效,抓出特色。

教學過程落實不夠

教學教研是學校工作的兩大重頭戲,其過程管理必須落實。過程管理不落實,質量就難以上去。今年我市初三中考成績不太理想,這是否與我們過於注重巨觀調控,而忽視過程管理的落實有關呢?這的確值得我們深思。

管理不到位

部分學校領導管理不到位,只重傳達,不重具體操作。部分校長完全放手由分管領導去抓,自己卻不聞不問,不作具體督促和指導。只求常態,不思變化;只求一般,不思創新;只求穩妥,不思進取;只定規章,不思實抓。上至校長,下至教師,工作平平無起色,學校落後無羞色。

參與不到位

部分學校領導參與學校具體工作不到位。據調查了解:部分學校校長還存不上課的現象,個別學校甚至六七個領導都很少上課。試想,老師會做何感想?作為學校領導又是怎樣參與課改的?個別學校除了分管教學教研的領導深入課堂調研指導外,校長和其他領導很少深入課堂,仿佛成了與課程改革無關的旁觀者,試問,不深入一線調查了解、督促指導能見成效嗎?

保障不到位

部分學校還存在經費保障不到位的現象。個別學校沒有很好發揮專項基金的作用,教師即使在教學教研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較好成績,卻得不到學校的認可。精神鼓勵應該提倡,物質獎勵也應適當體現;由於經費保障不到位,學校很少派教師外出培訓學習,教師教育觀念難以轉變,教師素質難以提高。

二、採取有效措施,紮實推進課程改革

1、加強對課改工作的管理

加強課改工作管理,校長應著重抓好兩點:(1)進一步完善評價體系和相關制度。在課程改革的新形式下,各校尤其要努力探索“教師評價制度”和“學生評價方案”,進一步完善諸如教學過程管理制度、評優晉級制度、評職考核制度等相關制度,各校應根據學校具體情況,力求科學合理、及時地按程式(經教師大會討論、教代會研究、行政會統籌決定)加以修訂、完善。(2)進一步完善考試辦法、嚴格考試組織管理。實施素質教育,要求淡化考試,但並不排斥考試。市教研室和各學校都要來思考怎樣完善考試辦法。初步構想:從國小三年級至國中三年級,每年組織一次“統一組織、統一監考、統一閱卷”的市級三統一考試。組織考試時,嚴格實行“主考負責、一場多校、一室兩校”的管理辦法,充分發揮考試的診斷、評價、督促功能,達到以考促學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