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質量技術監督會議上的講話

要建立快速反應機制,提高行政執法和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水平。充分發揮“12365”舉報投訴電話的作用,及時受理、正確處置舉報投訴問題。落實舉報獎勵,拓展案源線索,加強打假和質量監督信息綜合分析,對苗頭性、區域性、行業性問題切實做到早發現、早查處、早整治。

第四,加大力度,強化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

一是繼續深化氣瓶、壓力管道、危險化學品包裝壓力容器的專項整治。要在氣瓶普查整治、壓力管道普查和危險化學品包裝壓力容器專項整治的基礎上,進一步摸清底數,提高檢驗率和註冊登記率,切實加強對這些設備和設施的安全監管,確保全市特種設備安全運行。二是鞏固普查成果,建立信息網路,動態把握特種設備安全狀況。進一步完善和拓展信息管理系統功能,清理、核實特種設備資料庫,確保數據完整、準確。健全特種設備動態監管體系,繼續完善專、兼職相結合的安全監察員網路,明確安全聯絡員、協管員職責,加強培訓和管理,實行獎勵制度,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三是加大對重要設備、重點場所、重點行業、重大事故隱患的監管工作力度。進一步明確各級各類人員的監管責任,層層監督、考核,促進安全監察責任落實到位。加強特種設備現場檢查和日常監察,確保重特大事故危險源監控措施落實,及時發現並消除事故隱患。加強對檢驗機構的監督,規範檢驗行為,提高檢驗質量和覆蓋率。四是建立特種設備安全執法聯動機制,提升依法監管的有效性。科、所、隊和縣局要加強協調,密切配合,充分發揮部門整體效能,確保特種設備的安全運行。加強應急救援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特種設備重特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提高應對事故特別是重特大事故的能力。

第五,攻堅克難,強力推進技術機構改革和建設。

一是繼續推進資源整合,做強做大技術機構。圍繞區域特色經濟和地方產業特點,大力發展優勢項目和特色項目,增強技術機構的核心競爭力。加緊籌建省級非金屬礦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大膽採用股份制、外包實驗室等方式,籌集資金,擴充實力,在利用社會資源上有根本性的突破。加大投入,完善檢測手段,提高技術機構服務水平。以實施《食品安全檢測體系規劃方案》為主線,市級檢測機構以建設p1級微生物實驗室為重點,今年內要力爭檢驗水平有一個較大幅度的提升,達到p1級實驗室的安全防護水平,並通過實驗室認可。縣級要在合理布局的前提下,加快發展,滿足地方實際需要。爭取縣級實驗室能初步具備微生物及食品添加劑檢驗能力,以保障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需要。二是堅持市場取向原則,進一步深化改革。認真組織實施《技術機構改革方案》,加強對技術機構的監督管理和引導,繼續推行人事制度、分配製度、成本核算制度改革,全面加強技術機構自身建設。加強與市內外技術機構的聯合與協作,組建具有一定競爭力的“聯合艦隊”,增強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三是創新用人機制,加強技術機構隊伍建設。積極探索人才價值得到充分體現的激勵機制,把事業發展急需、能幹事、能幹成事的各類人才吸納和接收進來,要以機制、事業、感情、待遇留人,形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和環境。要大力培養幹部職工的敬業精神和職業素養,不斷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業務技能,適應高新技術和新產品對檢測業務的新要求,樹立科學、公正、權威的質監技術機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