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黨委書記林業生產會發言稿

我們鄉是個深山區林業大鄉,山場面積十分廣闊。全縣春季植樹造林綠化工作會議召開以後,鄉黨委、政府早規劃、早動員、早著手,迅速掀起以能源林建設為重點的春季林業生產高潮。截止目前,累計投入40多萬元,出工3萬多個,生態能源林工程、廊道建設、村鎮綠化、補植補造、幼林撫育、四旁植樹及義務植樹等任務全面開展。在施工期間,縣委、縣政府領導多次深入現場檢查指導,縣林業部門給予了大力支持,使全鄉廣大幹部民眾受到了巨大鼓舞。我們的主要做了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立足一個“早”字,增強春季林業生產的緊迫感

一是早動員。縣林業工作會議召開後的第二天,我們就迅速召開了黨政聯席會議和春季林業生產動員大會,研究制定了XX年林業生產工作方案,成立了工程指揮部,六個工程項目均由一名科級領導幹部負責,實行鄉幹部包村,村幹部包山頭、地塊,進一步明確具體的目標任務和措施,真正形成了“人人身上有任務,個個肩上有擔子”的良好格局。

二是早宣傳。充分利用會議、標語、廣播等形式,廣泛宣傳開展林業生產的目的、意義。達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炒熱幹部民眾的思想,在全鄉營造了濃厚的輿論氛圍。

三是早規劃。按照“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原則,邀請縣林業部門的技術人員深入實地調研,分工程、分類別、分項目,對XX年的林業生產進行具體規劃,形成了科學、全面、易於操作的造林綠化規劃體系,並根據每個工程的特點,因地制宜地確定造林模式,形成多樹種、多林種、多模式的綠化格局。

四是早動手。從1月19日開始,集中全鄉22個行政村的部分勞力,抽調44名鄉直單位幹部職工和近千名民眾吃住在工地,拉開了春季林業生產的序幕。

二、突出一個“實”字,促進春季林業生產又好又快發展

一是結合實際。我鄉林地十分廣闊,根據我鄉實際,我們提出了“宜茶則茶、宜油則油、宜林則林”的發展理念,年前建設的均田窪千畝油茶基地,在沒有建設之前,山上生長了許多野生油茶樹,且長勢喜人,徵求民眾的意見後,我們就連片發展油茶,可是山勢特殊不能採取機械作業,就先修通寬5米、長3公里的公路,再抽槽整地;與黃柏山相連的香子崗村,我們發展了XX畝的杉木林基地,英窩、新坳兩個村屬高寒山區村,很適宜茶葉生長,我們便在這兩個村分別發展500畝和300畝的茶葉基地;汪埠村地處灌河岸邊,土壤肥沃,適宜速生白楊生長,我們便在這裡種植800畝的速生白楊;新店村有1000多畝的次疏林,我們改造成油桐基地。廊道建設、村鎮綠化也都因地制宜,結合實際,作出了具體規劃,使造林綠化工作步入了規範化、標準化軌道,為提高林業建設質量和成效打下了良好基礎。

二是真抓實幹。大會戰一開始,150多名的鄉村幹部及抽調人員一律實行簽到制度,施工期間認真把好各自負責區域的工程質量和進度,適時開好現場會、督戰會、小評會。大家以身作則,坐鎮指揮,早出晚歸,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與民眾同甘共苦,沒有一名同志埋怨叫苦的。每個村每天都有上百人參加勞動,許多返鄉年輕人脫掉西裝革履扛著工具上了山,有的村為了完成任務,臘月二十八那天還組織人員在山上施工,有的民眾自備乾糧,在山上起灶做飯。山上山下,道路旁,溝畔邊,房前屋後,處處紅旗招展,人頭攢動。石船村從動員會後的第二天為了抓時間搶進度,租賃兩台挖掘機不間斷地幹了兩天兩夜。工會、婦聯、共青團、民兵等群團組織也是這次春季林業生產的生力軍,他們充分發揮各自作用,通過採取建設“三八林”、“民兵林”、“青年林”、“少年林”等多種形式,把社會各階層、各團體的人員發動起來,積極參與到全鄉林業建設中來,掀起宣傳全民植樹造林的高潮。鄉廣播電視台在山上架起喇叭,現場報導好人好事,晚上將拍攝到的典型鏡頭插播在本鄉自辦節目裡,極大地鼓舞了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