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回鄉創業工作開展情況匯報發言

一、堅持政府主導,搭建服務平台。成立了由常務副縣長任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外出農民工回鄉創業領導小組,專門負責農民工回鄉創業的組織指導和協調服務。XX年,我們在縣勞動服務局的基礎上組建了縣城鄉就業服務局,加掛農民工回鄉創業服務中心牌子,核定編制15名。投資400多萬元,在25個鄉鎮設立了勞動保障服務所,建立了外出務工和回鄉創業人員信息檔案庫,構建了覆蓋城鄉的勞務輸出和回鄉創業信息服務網路。

二、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回鄉創業。制定了《鼓勵農民工回鄉創業的實施意見》,從項目用地、稅費減免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在項目用地上,我們對外出農民工回鄉從事生產經營需占用土地的,優先審批建設用地,屬縣本級收取的各種規費採取即征即返的方式予以減免;從事養殖業發展、興辦“農家樂”需占用農用地的,按農業用地相關政策審批,免收相關規費;通過租賃等流轉方式取得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用於種、養殖業生產的,其經營年限放寬至50年,承包林地的,還可以延長至70年,其承包經營權可以繼承,並可依法採取轉讓、轉包、互換、入股等方式進行流轉。在稅收上,外出農民工回鄉創業,免收註冊登記費和年檢費,並實行上門服務;興辦服務型企業的,當年新招下崗失業人員達到職工總數30%以上的,3年內免徵企業應繳納的營業稅、城市建設配套費、教育附加費;進入產業園區發展的,所創辦的企業享受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回鄉農民工興建的項目,建成投產後,按其完成的實際投資額不同,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

三、圍繞創業需求,傾心扶持服務。在項目上,針對外出農民工有創業願望但缺乏創業項目的實際,我們在全面了解其需求的基礎上,策劃、編制了適合農民工創業的項目52個,總投資5300萬元,積極向外出務工人員進行推介,主動提供相關項目諮詢、信息服務,指導幫助選準選好創業項目。在資金上,針對回鄉農民工創業資金不足的實際,我們籌資2500萬元,先後成立了小額貸款擔保中心、匯融擔保中心、欣融擔保公司三家貸款擔保機構,對回鄉創業人員優先給予貸款擔保。縣財政從中小企業發展資金和再就業資金中拿出100萬元,用於回鄉農民工創業貸款貼息。目前,三家擔保機構已累計擔保貸款1.34億元,其中僅小額貸款擔保中心就給50名回鄉創業人員發放兩年無償貼息貸款210萬元。在技能培訓上,圍繞外出務工和回鄉創業農民工的實際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目前已培訓外出務工人員13000人次,舉辦創業培訓班5期120人。在服務機制上,對有外出務工意向的,定期向他們發布用工信息,並經政府統一培訓後組織輸出,提高了輸出的組織化程度;對有回鄉創業意向的人員,由鄉鎮確定一名領導,實行“一對一”聯繫,在證照辦理、項目建設、生產經營等方面全程跟蹤服務。在政務服務中心專門設立了回鄉創業服務視窗,建立了為民服務代理制,對回鄉農民工創業辦理的各種手續,採取直通車的辦法,簡化程式,隨到隨辦,開闢了回鄉農民工創業的綠色通道。

四、堅持以人為本,解除後顧之憂。對外出務工人員,我們定期與他們保持聯繫,了解他們的工作、生活情況,通報家人生活狀況,幫助維護合法權益,幫助解決他們家庭中的困難,使其在外安心務工。對回鄉創業人員,在縣城有合法固定住所的,憑相關證明辦理落戶手續,其直系親屬是農業戶口的,可辦理“農轉非”並隨其落戶,享受城鎮居民醫保政策;對他們的子女就學與城鎮居民子女同等對待,免收轉學手續費、借讀費等;凡在異地繳納了社會保險費的回鄉創業農民工,社保經辦機構根據其工齡和繳費年限,接續社會保險手續,並享受城市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的相關優惠政策。對已回鄉創業且帶動能力強的先進典型和成功人士,通過廣播、電視、網站等媒體,廣泛宣傳他們的典型事跡,每年從中評選出“回鄉創業十佳標兵”,給予物質、精神獎勵,並推薦他們在村兩委會班子中任職,既增強了回鄉創業人員的榮譽感,又激發了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的熱情。目前,我縣共有300餘名農民工回鄉創辦企業172家,提供就業崗位2270個,新增就業198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