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區農業現場會上的講話

同志們:

地區召開膜下節水灌溉和鮮食葡萄使用益果靈現場會,主要目的是通過現場觀摩和典型經驗介紹,互相交流學習,提高大家對發展節水農業推進農業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的認識,提高我地區鮮食葡萄的管理水平,促進我地區農業節水工作和葡萄標準化生產的發展。下面我就通過學習觀摩這兩個現場經驗,進一步做好農業、農村工作,實現農民增收目標,講幾點意見。

一、XX年上半年農業農村經濟形勢

XX年上半年,各(縣)市、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地委(擴大)會議和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在深入開展好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同時,堅持學習、工作兩不誤,各項工作都取得了較好成績,上半年農業農村經濟發展進展順利。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得到最佳化。葡萄基地規模進一步擴大,新定植葡萄0.57萬畝,葡萄總面積達到41.9萬畝,結果面積達到27萬畝,已銷售鮮食葡萄近3萬噸,價格比往年高出近0.3元/公斤;進一步調減壓縮糧食麵積,播種春小麥11.8萬畝,比去年減少2萬多畝;種植棉花22.1萬畝,比去年增加3.7萬畝;播種西甜瓜7.47萬畝,西甜瓜長勢良好,單瓜重、畝產量與商品率都明顯好於往年,截至目前已銷售哈密瓜9.2萬噸。農作物間作套種立體種植模式發展勢頭迅猛,全地區間套面積達到25萬畝,有力地推動了耕作制度改革和種植模式的更新。種植蔬菜3.35萬畝,其中反季節優質高效設施蔬菜面積近2萬畝,平均市場價格明顯高於往年,菜農收入顯著提高。孜然種植7.4萬畝,比去年增加1.18萬畝。實現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18293人次,完成全年轉移任務的36.6%,勞務創收1411.58萬元。設施農業發展局面良好,各個園區建設工作全面鋪開,各項工作進展順利,目前新建溫室和連棟大棚面積已達到(含在建)4465畝。全社會已形成了大力發展設施農業的良好氛圍,以當地農民為主體的設施農業大發展大格局已經呈現,以集中連片基地建設為工作重點,以基地輻射帶動全局為發展方向,促進了設施農業上規模、上檔次、出效益。

總的來說,全地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繼續保持了良好的增長勢頭,上半年較好地實現了農業經濟指標各項預期目標,為全年實現農民人均增收230元的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下半年農業農村工作的重點

(一)要大力推進節水農業。

一是要充分認識推廣套用節水灌溉技術的重要意義。吐魯番地區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乾旱少雨,年蒸發量大。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6.4mm,年蒸發量高達3200mm。水資源嚴重匱乏,平均水資源總量僅有11.7272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2069立方米,為自治區人均占有量的1/3,比全國人均占有量還低。我地區的水資源供需矛盾極為突出,資源型與工程型缺水並存,加之地下水的嚴重超采,更加激化了水資源短缺的矛盾,水資源供給不足已經成為制約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主要“瓶頸”。隨著我地區近年來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業用水的日益緊缺和農業乾旱形勢的連年加劇,解決農業用水不足和傳統農業灌溉用水浪費的問題已刻不容緩,發展節水農業迫在眉睫。農業是用水大戶,用水量約占全地區總用水量的90%以上。農業節水不突破,全地區的節水工作就不可能取得成效。由於灌溉方式落後,農業用水浪費相當嚴重,解決農業灌溉用水效率低的根本出路在於改變千百年來大水漫灌的澆地習慣,大力開發和推廣套用節水灌溉技術,把澆地變成澆作物,按作物的最佳需水要求進行灌溉,最大限度地提高用水效率。據測算,膜下滴灌與大水漫灌相比,具有節水、節肥、省工、節能、增產、增益、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利於標準化生產等優勢及效益;與傳統灌溉方式比較,一般可節水50%以上,增產30%以上,可節約肥料20%—40%,農機作業量節省30%,土地利用率提高5—7%。膜下滴灌技術的推廣套用不僅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地區傳統的農業用水方式,大幅度提高了用水效率,而且從根本上改變了農業生產方式,極大的解放和發展了農業生產力,是我地區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