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聯誼會上的發言

miss yang和各位家長朋友,晚上好!

我是小寶的爸爸。感謝miss yang給我這樣一個與大家一起學習交流的機會。我很高興能夠把我們引導孩子的一些想法與實踐,跟大家作個交流。我與大家交流的題目是:學校教育要有親職教育做鋪墊。就孩子入校學習而言,我認為入學前父母對孩子主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就是要培養孩子有一定的學習興趣與能力;另一方面是能夠適應入學後的學習生活。也就是說親職教育要為學校教育做好鋪墊。下面主要圍繞這兩個方面,與大家探討。

一、興趣與能力的培養方面。我們很重視小寶的教育與智力開發,我以引導孩子學習英語為例(老師強調讓我介紹小寶是如何進行英語學習的)。上學前,我們就開始注重對他英文學習的培養。跟著有聲讀物進行聽讀,一步一步的引導和堅持。每周重複朗讀5篇短文,通過閱讀不斷提高他的英文閱讀能力,使其閱讀習慣得到培養,同時通過譯文閱讀,使中文的知識與水平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長期堅持閱讀,對孩子的語言發展和知識拓展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近期(小寶就讀國小三年級)他寫了這樣一句英語,i have some forty apples.讓我來判別對錯。我想了好久,我認為some的意思是一些,後面自然就不能與數詞相連。他說可以,some不但有“一些”的意思,而且還有“大約、大概”的意思。它在這句話里不作一些講,而作大約、大概來講。所以,這句話是正確的,應該翻譯成“我大約有40個蘋果”。他告訴我是從《30日英語養成法》,這本書中學習來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有2個基本觀點:一是儘量不給孩子看電視,把看電視的時間改為選擇對他學習有益的dvd來代替。小寶以前反覆看過《迪斯尼神奇英語》和英文版的《湯姆貓與傑利鼠》等,通過人為的方式,我們為他創造了一個學習英語的人文環境;二是學習英語不但要多聽多讀,而且掌握了部分辭彙後,讓孩子儘快學會國際音標和語音規則,這對讀音與記憶會有很大幫助,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英語是拼音文字,只要掌握了語音,一般單詞不需要死記硬背就能讀寫。不過,家長應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講究方法,培養起孩子的學習興趣為主,順著興趣予以引導,一下子不可要求過高。應掌握逐步引導和循序漸進的原則。吸引孩子熱愛學習,引導孩子學會學習不但是老師的責任,而且是父母的一項重要職責。孩子考出好成績,如果要找原因的話,可以歸納為三點:首先是愛學習;其次是會學習(講究方法、善於動腦);第三是學習認真,基礎紮實。

二、適應學校學習生活方面的培養。在生活中尤其入學前一年,我們加強了對他行為習慣及其互動能力的引導,並通過讓他上國學班進行實際模擬鍛鍊,促使他對學校學習生活的了解與適應,為入學學習做好鋪墊。即是這樣他上學後,生活上仍然存在動作遲緩、拖拉粗心等不良習慣。所幸學習自信心飽滿、熱情充足,有較強的表現欲望。上學後通過這三年來,在學校老師的教授之下,他的學習和與人交往的能力,各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

我們知道,無論學校教師學識多么淵博,教學能力多么強,對教育孩子懷有多么良好的願望,如果家長不做好孩子教育、與學校教師所做的努力背道而馳的話,那么學校教育無論如何也無法收到良好的成效。學校教育不但要有親職教育做鋪墊,而且孩子越小越需要家長的配合,才能使得孩子學業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