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媽媽發言稿

或許,在座的家長朋友遇到的問題與我家的截然不同,可能你家孩子太忽視自己的缺點,全然沒把老師的批評放在心上。這也是一個不健全的心理,應該想辦法糾正。不管怎么樣,健康的心態應該是積極向上的,勇敢堅強、不怕困難的。我們要努力讓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

二、做孩子的榜樣,傳遞正能量

俗話說,養不教,父之過。家長的一言一行,在潛移默化中,對孩子的影響巨大。我們做家長的,要在日常的瑣事中,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傳遞給孩子正能量。

比如,讓孩子讀課外書吧,開始孩子也不喜歡讀,我就每天陪著她一起看,給她講書上的故事,等她慢慢識字了,我讓她自己看,我呢也坐在旁邊自己看書,後來不用我督促,只要我捧起書,小傢伙也很自覺地拿書來看了。

再說孩子膽小的性格吧,只要遇到稍微麻煩一點的事,她就哇哇大哭,去坐公交,司機說超載了,別上了,已經坐在車上的她非得哭著把我拉下車為止,去游泳館游泳,我說水有點冷,她哭著非要回家了,一句話,我家孩子淚腺特別發達,於是我有意識地在生活中應對一些困難來歷練她。記得有一次,我和孩子去老曹娥一帶,把車開進了一條死胡同,進進不了,退退不了。特特嚇得一個勁兒地哭,換作以前,我也束手無策,一定要電話求助了。但在女兒面前,我硬是在那裡居民的幫助下,把車退了出來。事後,我跟她說:哭,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有想辦法克服才是上策。後來,再遇到一些小麻煩,孩子從容多了。

三、好習慣伴一生。

良好的習慣,將影響孩子的一生,一個好習慣或許就成就了孩子終身的成功。在國小一年級的這個最可塑的階段,家長朋友們千萬不要忽視了孩子習慣的養成。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培養習慣上來不得半點馬虎,必須講原則,有時甚至得用上點暴力。xx剛上一年級時,在培養作業習慣上,我就使用過兩次暴力手段。

那是孩子第一次帶作業回家來,數學完成一頁口算。小傢伙倒好,做了兩題,丟下鉛筆找吃的去了,吃完零食,又做了兩題,要去開電視看卡通片了。我開始用語言制止:我說,特特,做作業要一心一意地做,不能做一題乾那個,再做一題玩這個。媽媽給你10分鐘,專心致志把作業做完。好傢夥,10分鐘過去了,才做了5題,原來坐在書桌前彈橡皮了呢,我二話不說,把她拉進衛生間扯了褲子,在她屁股上就是一頓暴打,直打得小屁股紅腫了為止,打完了,我說,現在給你5分鐘,把口算全部做完。如果完不成,再打。這下,小傢伙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總算在規定時間裡把作業完成了。

後來幾天,小傢伙做作業專心了不少,可沒持續10天,小傢伙的老毛病又犯了,還頂嘴說,明天上學前做完就行了。這下,我拿了她爸的皮帶抽打才了事。

如今,在做作業上,小傢伙沒再讓我操心過,每次回家,小傢伙總能把做好的作業舉到我面前:媽媽,作業做好了。你幫我檢查檢查。

當然,要養成的好習慣有許多許多,生活上良好的作息習慣,衛生習慣,學習上專心致志的習慣,勤讀課外書的習慣等等。家長朋友們一定要軟硬兼施,督促養成。

但是,我家特特勞動習慣不是很好,家務意識簡直為零,整理習慣更是無從談起,玩具,學習用品扔得滿地都是,每天的書包還得我給她整理,鉛筆還得我給她刨好。今天,我也在思考,在這方面我們做家長的是不是也應該加大力度,整改整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