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狀元交流發言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很榮幸今天能和大家一起交流自己在國中三年的學習和生活體會。

首先恭喜各位,能夠來到人大附中這所令世人矚目的學校,這是多少學子為之奮鬥而夢寐以求的目標!今天,這種夢想能在你們身上實現,說明你們都很棒!我為你們驕傲!

四年前的今天,我也跟你們一樣坐在台下,接受著學長的精神洗禮。當時劉朔同學為我們作了題為《優秀是一種習慣》的演講。總結起來,他認為國中三年最要緊的是養成好習慣,克服壞習慣。那篇文字在以後的傳唱中被奉為經典,同時也給予了我非常大的觸動,可以說為我三年的國中校園生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啟發和導向作用。今天我也受到類似的囑託,看到台下一雙雙求知的眼睛,我深深地明白自己肩上責任的重量。我將基於自己的經驗,同時吸取他人的養分,盡己所能為大家今後三年的生活鋪平道路。但是我要說,真正重要的不是理解我的用意和心得,而是將這些想法付諸實踐。actionspeakslouderthanwords!請大家務必銘記:行勝於言。

我今天要向大家隆重推出的一個觀點,就是要讓負責成為一種人生態度。不僅要對自己負責,還要對他人負責;不僅要對學習負責,還要對工作、對友誼等等負責。負責不僅僅表現在言行上的一致,也表現在我們對自己的理想、對社會環境的充分尊重。負責的態度是積極向上的,它能規範我們的行為,養成我們的良好習慣,促成我們在校園、在社會上的出色表現。希望通過我今天的介紹,大家能夠形成一種負責任的態度,在為人處事、工作學習中做出一個個正確的決定,收穫一個個輝煌的成績。

古人有句話:未必讀書,先學做人。可見做人的重要。中學階段是人生中最為重要的階段,它不僅是學識水平發展的黃金時期,也是我們形成自己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國中的三年我們一定不要將目光僅僅局限於自己的學業,而要以負責的眼光審視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在這裡討論六個原則,濃縮了我國中生活的所得所獲。每個原則中我會將為人處事與學業共同討論,就是希望大家將它們視作同等重要。

原則一:真誠友善,融入校園

四年前,我從豐臺區考入附中,看到許許多多陌生的面孔,有些不知所措。我想這也是大家現在普遍存在的問題。大家成為同學是一種緣分,在一個新的班集體組建之時,我們有責任主動選擇去融入這個大家庭。羞澀是沒有必要的;集體中的每個人其實都有相互結交朋友的美好願望,我們需要的是真誠的微笑,友善的打招呼,傾聽、了解他人,在他們需要時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真誠和友善是為人處事的準則,它們體現了一種對他人負責的態度,因而對方也會回饋給你一種尊重,一種莫大的精神力量。

讓我們從現在起就主動對身邊的同學微笑,做出真誠善意的姿態;讓我們主動去融入集體,把她營造成一個溫馨的家,共同創造出一種朝氣蓬勃的氛圍,從而相互促進、攜手進步。讓我們做一個數學題:一個班45人左右,從中取出兩個人就是45*44/2=990。990多種組合,能有多少精彩!

融入集體是第一步,接著我們要融入校園大家庭。我鼓勵大家在校園中廣交朋友,彼此成為知心夥伴,共同獲得一種校園歸屬感,這些都將使得大家在校園中有更廣闊的舞台和更出色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