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課堂教學動員會的講話

今天,我校召開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構建高效課堂動員大會,會議的主要目的是宣傳和發動廣大教師,以主人翁的姿態和必勝的信心投入到課堂教學改革的大潮中,讓每一位教師面向變革,以課堂教學改革為突破口,切實提高我校教育教學質量。

目前,我們的課堂教學需要改革,因為它能夠突破教育發展的瓶頸,能夠提升教師專業化水平,能夠徹底改變我們教師死教、學生死學、下死苦難見成效局面。開弓沒有回頭箭,今天的動員會就是吹響了我校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構建高效課堂的號角。為確保課堂教學改革順利進行,取得實效,結合我校制定的實施方案,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推進教學改革,構建高效課堂不是人云亦云,而是把握方向,目標堅定

1、把握課堂改革的基本方向最重要

我們立志開展課堂教學改革,因為學生在學校里三分之二的時間是在課堂里,課堂是教育教學活動的源頭和根本,是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主要陣地!誰抓住了課堂,誰就抓住了教育成敗的關鍵;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誰就掌握了教育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當前我們的課堂教學效率普遍不高,究其原因是因為它存在著很大的弊端,主要表現為:一、忽視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情的培養;二、學生學的只是符號化的知識,而知識與能力分離;三、教師醉心於讓學生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識,而忽略了能力、方法和情感的培養。我們都不否認孩子有學習的天性,他們渴望學習,關鍵是如何激發和保持他們學習的欲望和熱情。換句話說,課堂教學如果最大限度地關注學生的學而不只是教師一味的教,那么,高效課堂的構建就會成為一種可能。我們可以進一步表述為:教學的核心是學生主動學習、學會學習。而這就應該是我們當前教學改革的基本方向。

2、不盲從、不迷信,走具有本校特色的改革之路

新課程改革已經轟轟烈烈開展八九年了,改革也成為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各地湧現出了許許多多改革的弄潮兒,一時間,真有“亂花漸欲迷人眼”之勢。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漸漸地隱沒了,而有些卻愈發生機盎然。洋思、杜郎口、經過長期的積澱如今已成為改革成功的典型,它們成為別人學習的榜樣。但是我們在學習這些典型的過程中,有兩點是非常重要的,其一是改革的方向一定要明確,如上面所說,學生的主動學習、學會學習這就是我們課堂教學改革的不可改變的方向,偏離了這個方向,改革就會無果而終,甚至於越改越亂。杜郎口、洋思的典型意義就在於他們經過長期的實踐與摸索,深刻理解了教學成功的真諦。我們現在讓大家借鑑的洋思的“先學後教、當堂訓練”,就是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以主動學習、學會學習為核心來設計教學結構,進行布局和安排,展開教學過程的。其二是堅持“本土化”,走具有本校特色的改革之路。改革可以借鑑別人成功的經驗,但需要有選擇的吸收,並加以改造和創新。要重視開發利用本校的教育資源。比如,在我們的學校里,有很多教學水平高、教學成績好、深受學生喜愛的優秀教師,同樣的學生,他們就比別人教得好。這些老師是我們寶貴的資源,他們的教學思想、教學的方式方法、管理學生的經驗是支撐學校生存發展的根基,他們的身上隱藏著成功的密碼,我們一定要想辦法研究他們,尋找他們身上的成功密碼,並在本校發揚光大。事實證明,堅持“本土化”,走具有本校特色的改革之路才是最有可能成功的路。

二、構建高效課堂不是否定傳統,而是溯本清源、立志創新

對傳統教學中的合理成分不加選擇地放棄,盲目追求課程實施過程中形式上的改革與創新,是當前課程改革中一個較為突出的問題。比如,課堂教學中師生關係的問題。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占據主導地位,以講為主,以教代學。現在,我們強調“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但是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並不是否定教師的主導性作用。過去的“滿堂灌”被現在的“滿堂亂”所取代,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就能體現了嗎?其實未必,我認為課堂上教師要當講則講,這裡的講並不是“滿堂灌”的講,而是要設計課堂中的“講點”。不能不管學生會不會都講,而是要把握講的方法、講的分寸、講的火候、講的實效,作適當的點撥和精要的講授。要講在學生“體驗”不到位時,講在學生探究不出時,講在理論升華不到位時,講在組織學生活動時。再比如,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合作學習是新課標倡導的學習方式,幾乎所有的新課堂上都採用小組合作這一環節,這幾乎成了新課堂的標誌。有的教師一提出問題,學生還不知道乾什麼,馬上組織學生合作討論,這樣的課堂看似“熱熱鬧鬧”,其實“蜻蜓點水”使合作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合作學習不能看成由傳統的“排排坐”到現在的“團團坐”就叫合作了,它其實具有複雜的內容和嚴格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