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環境保護與模範創建動員講話

一是要切實保障飲水安全。飲水安全是重大民生問題。各縣(區)、各環保部門一定要認真實施《西藏自治區城鎮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規劃》,建立全市縣城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檔案,做好規劃、保護和建設項目,定期發布監測信息,建立健全預警制度。嚴格執法監管,深入開展污染隱患排查,對存在飲水安全隱患的,要明確責任,制定措施,儘快整改,確保讓廣大民眾喝上安全放心的飲用水。二是要加強環境綜合整治。要繼續加大對“白色污染”的治理工作,使禁止“白色污染”工作成為全區的標桿和品牌,並努力跨進全國先進行列。認真開展青藏鐵路、318國道等主要交通幹線、旅遊景區及城鎮等重點區域的環境綜合整治。切實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積極爭取自治區“以獎促治”專項資金,改善村容村貌。大力整頓違法排污企業,加大機動車尾氣檢測力度,深入治理噪聲污染。嚴厲查處市區周邊的亂采濫挖現象,加強對農產品生產基地、食品加工企業、畜禽產品基地的環境監測、監察工作。加強對重點行業和環境敏感地區的環境風險隱患排查,建立重點污染源、尾礦庫環境保護檔案,實施有效監控。完善環境應急預案,加強應急演練,提高對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繼續開展環保專項行動,將民眾反映強烈、影響社會穩定的重大環境問題作為重點查處事項,掛牌督辦,做到查處到位,整改到位,責任追究到位。

(四)搶抓工作機遇,加快推進環保基礎建設步伐

一是要抓住國家擴大內需、加大投入的機遇,積極配合市發改委、市建設局落實好我市城鎮生活垃圾、污水、醫療廢物、危險物處理設施建設項目,加快我市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做好環評審批服務工作。積極轉變工作作風,強化服務意識,充分發揮環評在擴大內需、推動科學發展中的作用,對符合條件的項目,加快環評審批速度,對不符合條件的項目,及時向業主做出解釋,說明不予審批的原因和理由。三是加強環保能力建設。積極爭取國家和自治區的支持,按照填平補齊的原則,為全市環保系統爭取配備環境監測儀器設備、環境監察執法車輛及取證設備,為各縣(區)環保部門爭取建設環境監察、監測業務用房。

四是積極爭取各類環境保護專項資金和項目。抓住國家加大投入的機遇,積極爭取各類環境保護專項資金及環境保護項目,推動各項環保重點工作的深入開展。

三、加強領導,齊抓共管,努力開創環保工作新局面

環境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全市各級各部門要牢固樹立全市環保工作一盤棋的思想,相互配合,密切協作,共同抓好各項工作。

(一)加強組織領導,全面落實環境保護責任制。各縣(區)政府要加強對環保工作的領導,堅持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把環保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真正做到認識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要及時研究和解決環保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落實環保目標責任制。要建立環境保護問責制,對因決策失誤、行政干預、監管不力造成重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故的領導幹部和有關責任人,要嚴肅追究責任。

(二)加強協調配合,努力形成環境保護全社會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一要完善環保部門統一監督管理、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的環境保護協調機制。在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資源開發、環境執法監管等方面,相關部門都要積極配合環保部門做好工作。二要繼續發揮人大、政協、輿論和民眾聯合監督的作用。各縣(區)政府及環保部門要及時向同級人大、政協報告環境形勢和環保工作進展情況,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本地環保工作進行檢查,主動接受監督。對違反環保法律法規、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的各種行為,以及因環境監管不力導致發生重大環境事故的各縣(區)政府和環保部門,要堅決予以曝光。三要加強環保宣傳教育,提高全民環保意識。宣傳、教育等部門和新聞媒體要配合環保部門大力宣傳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大意義,讓民眾理解環保、關心環保、支持環保、參與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