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準扶貧會議上講話

在精準扶貧會議上講話(三)

同志們:

6月9日至10日,省委、省政府召開高規格、大範圍的專題會議,對全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進行了深入研討、廣泛動員和全面部署。省上會議召開後,經過一個多月的紮實籌備,今天我們召開全市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省上會議精神,結合隴南扶貧攻堅實際,動員全市上下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力量,明確目標、突出重點,落實措施、強化保障,奮力開創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新局面。

下面,我講三個方面的意見。

一、深入研判形勢,增強精準扶貧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精準扶貧是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的戰略重點和關鍵舉措。多次就精準扶貧提出明確要求,他強調“貧困地區黨委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貧開發上;要扶真貧、真扶貧,更多地面向特定人口、具體人口,實現精準扶貧,防止平均數掩蓋大多數”。對隴南這樣的貧困落後地區,實施精準扶貧既有國家和省級層面的普遍意義,更有自身基礎、條件和環境所決定的特殊意義。全市各級各部門要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重大意義,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決策部署上來,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凝心聚力做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

第一,精準扶貧是貫徹“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迫切需要。“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清晰地描繪了我國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新藍圖和新願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四個全面”首位戰略,指出,“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是小康社會建設最大的短板,扶貧開發推進到今天這樣的程度,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這充分表明了精準扶貧對於小康建設的重大意義。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現在全國實現小康已經進入倒計時,但我市小康建設進程還整體滯後,目前實現程度遠遠低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據測算,20xx年小康指數居全省倒數第一,從農民人均純收入單項指標看,20xx年我市為4024元,增速雖然居全省第一,但絕對值仍是全省倒數第一,僅為全省的70%、全國的40%。隴南要實現全面小康,重點在農村,難點在農民,焦點是農村貧困人口。按照以往“大水漫灌”、“撒胡椒麵”的做法,很難完成脫貧任務。實施精準扶貧是千家萬戶的共同願望,是隴南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最大的政治、最大的機遇和最大的民生,是各級黨委政府肩負的重大歷史使命,必須併攏五指,瞄準靶心,精心組織,精準發力,堅定不移地走精準扶貧之路,為與全國全省同步實現小康奠定基礎、創造條件。

第二,精準扶貧是深度落實“433”發展戰略的必然要求。“433”發展戰略中,市委把“扶貧攻堅”放在“四個快速推進”的首要位置,一方面,貧困是隴南最基本的市情,決定了扶貧是隴南最根本的任務,必須擺上位、抓上手;另一方面,扶貧開發是一項系統工程,與其它工作關聯度高,牽住了這個“牛鼻子”,其他9個方面的工作就會相互促進、融合發展。比如,我們把扶貧攻堅與生態文明新農村建設相結合,實現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生態富民產業和鄉村旅遊業互利共贏;與電子商務相結合,探索出貧困地區發展電子商務的“隴南模式”;與金融發展相結合,拓寬扶貧融資渠道,強化金融支撐,等等。所以,深度實施“433”發展戰略,必須把精準扶貧放在全局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強力推進。

第三,精準扶貧是有效改變貧困現狀的現實選擇。隴南的農村發展史就是一部扶貧史。歷屆黨委政府帶領廣大幹部民眾苦幹實幹,在不同階段乾出了成績、創出了經驗,取得了顯著成效。20xx年以來,市委、市政府立足現有基礎,充分考慮貧困實際,適應形勢發展,創造性地實施了25個特困連片地區集中扶貧攻堅,整合項目資金、放大投入效應,創新扶貧模式、拓展攻堅途徑,逐戶建檔立卡、聚焦貧困對象,成功走出了一條扶貧開發的新路子,為全省特困片區扶貧攻堅提供了可資借鑑的經驗,是精準扶貧在隴南的有效探索和積極實踐。近三年全市累計減少貧困人口66.52萬人,摘掉了476個村的貧困帽子,貧困發生率由53%下降到26%。但貧困面大、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的基本市情沒有改變,面對水、電、路等量大面寬的基礎設施短板,我們必須定向彌補;面對貧困人口在25個特困片區集中分布的特徵,我們必須定點發力;面對貧困民眾複雜多樣的致貧成因,我們必須因戶施策;面對較大的扶貧資金缺口,我們必須精準投入。正因為這些特殊情況,決定了我們在推動新一輪扶貧攻堅中必須在精準扶貧上出實招、下實功、見實效。

二、牢牢抓住重點,開創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新局面

做好頂層設計,是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先導。我們研究制定的“1+19”專項方案,不僅貫徹了省上“1+17”方案的精神要求,更多地體現了對隴南整體性特點和階段性特徵的考慮,目標明確,導向突出,措施務實,是新時期隴南精準扶貧的行動總綱。後面,陳青同志還要圍繞落實“1+19”專項方案作具體的安排部署,大家要認真抓好貫徹落實。實施過程中,各級各部門要緊緊圍繞到20xx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600元以上,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200元以上,到20xx年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的目標,抓重點、聚焦點、攻難點,以點帶面促進精準扶貧措施落到實處。特別是要持續深入推進特困片區扶貧攻堅,按照每縣區每年主攻一個特困片區,分步驟、有計畫地強力推進,不斷放大特困片區攻堅的成功經驗,力爭打造在全省叫得響、全國有影響的扶貧示範區。

第一,著力彌補基礎設施短板。基礎設施是貧困地區激發內力、藉助外力的根本保障。在“1+19”專項方案中,涉及水、電、路、房、網等基礎設施改善的占了很大比重,各專項方案都作出詳細安排,各級各有關部門必須認真落實。具體實施中要把握好三點:一要把握好精準性。項目資金投入要緊貼貧困鄉村實際,把最需要彌補的短板找出來,按照缺啥補啥的原則科學配套,精準施策,真正解決好貧困民眾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二要把握好協同性。注重貧困村水、電、路、房、網等基礎設施綜合配套,同步解決好事關貧困民眾生產生活的難題。要注重基礎設施建設與產業發展、生態建設、社會建設綜合配套,如水利建設,不僅要解決好安全飲水問題,還要對農田水利進行配套;交通建設,不僅要建好通村路,也要配套產業路、打通聯網路;電力建設,不僅要解決民眾照明等生活用電,而且要架通開展生產的動力電等,逐步形成覆蓋廣泛、功能完備、支撐有力的基礎設施體系。三要把握好前瞻性。堅持以小康標準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對每一個建設項目,要考慮長遠,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可能提高建設標準,最大限度地減少低層次重複建設,不斷提高基礎設施建設水平。

第二,加快特色產業提質增效。產業是貧困民眾穩定脫貧致富的希望。在精準扶貧的新階段,要以“三個堅持”推動產業扶貧融合發展。一要堅持多元取向。走出產業扶貧就是單純扶持種植業的認識誤區,凡是能給民眾帶來經濟收入的都要當產業來培育,比如勞務輸轉、鄉村旅遊、特色種養、服務業等都要扶持。目前隴南的現狀是,農業特色產業發展快的地方,基本上已經脫貧了,特困片區大多還沒有形成優勢產業,在整村推進、片區攻堅中,要緊密結合貧困鄉村資源特點,謀劃布局培育一批地域特色鮮明、比較優勢突出的特色富民產業。培育和發展產業,既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也要另創新路,培育新興業態,形成強有力的產業支撐。二要堅持提質增效。圍繞特色農業發展,改革經營模式,加大科技投入,加強綜合管護,擴大產業收益。圍繞鄉村旅遊業發展,完善基礎設施,保護生態環境,挖掘民俗文化,豐富旅遊業態,不斷增加鄉村旅遊收入。同時,支持創辦家庭手工業,發展現代服務業,積極開展光伏扶貧、構樹扶貧試點工作,拓寬民眾增收致富新渠道。三要堅持品牌引路。鼓勵特色農業龍頭企業樹立品牌意識,註冊產品商標,申請專利保護,採用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設備,提高產品質量和檔次,努力擴大品牌市場占有率。積極適應大眾消費心態,加快開發一批綠色天然有機無公害特色農業品牌,培育一批生態游、休閒遊、觀光游、農業體驗游、保健養生等鄉村旅遊品牌。緊跟市場需求,加強宣傳推介,進一步擴大“禮賢妹”等勞務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放大品牌效應,切實發展好勞務這一民眾增收的“鐵桿莊稼”。加強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申報工作,不斷提升特色產業、特色產品品牌知名度,以優異的品質參與國際、國內市場競爭。

第三,著力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既是扶貧開發的重要內容,更是各級政府的主要職責,必須下大功夫、花大力氣,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向貧困村覆蓋。優先發展教育事業,統籌發展農村義務教育、職業教育和學前教育,科學布局完全國小,加快鄉村幼稚園建設,讓廣大農村適齡兒童就近就地入園入學,“不能讓貧困地區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強化醫療衛生服務,加強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建立縣鄉村三級衛生服務網路,健全農村疫病防控體系,加強貧困地區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全面落實基本醫療制度,減少因病致貧發生。滿足民眾文化需求,加大貧困鄉村文化設施建設力度,加快推進綜合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廣泛開展各種文化惠民活動,豐富貧困鄉村民眾文化體育生活。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農村低保、五保供養、新農保和臨時救助制度,推進扶貧開發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銜接,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不斷提高社會保障統籌層次和水平。

第四,穩步開展異地移民搬遷。異地搬遷是從根本上解決極貧民眾生存和發展的治本工程,各縣區要結合扶貧實際,紮實有序推進。要科學統一規劃,對生態保護區、林緣區、地質災害多發區、深山獨居戶和扶貧成本過高的村社,認真調查研究,編制搬遷規劃,按照政府主導、民眾自願原則,分年度、分批次予以搬遷安置。要廣開安置渠道,把異地搬遷與小城鎮建設結合起來,通過農民進城進鎮經商創業轉移一批;與常年勞務輸轉結合起來,通過用工地接納戶口遷出一批;與中心村建設結合起來,通過獨居戶下山入川整合一批;與產業園區建設結合起來,通過常年務工吸納一批,切實解決好安置空間狹窄的問題。要強化後續保障,各縣區、各有關部門要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有效整合各類專項資金,優先安排安置區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配套建設。對搬遷民眾跟進後續保障,著力培育發展穩定的致富產業,讓搬遷民眾發展有基礎、增收有保障、致富有路子,真正做到實施一個搬遷項目,安置好一方民眾,實現一方人脫貧。

第五,縱深推進電商扶貧工作。電商扶貧是國務院扶貧辦確定的20xx年十大精準扶貧工程之一,我們要抓住“電子商務扶貧試點市”這一機遇,站在為全國全省探路子、樹標桿的高度,在電商扶貧融合發展上再創佳績。一要推進平台建設。利用國內著名電商服務平台,積極創建自己的電商銷售平台,加大宣傳、推介和銷售力度,加快建設特色產品專業市場,積極舉辦各類產品展銷會,通過線上線下結合暢通銷售渠道。進一步完善特色中國·隴南館,強化與全市廣大網商的溝通、協調、合作,提升服務水平和運營能力,充分發揮示範引領和集聚帶動作用,把隴南館打造成隴南農產品、網店、供貨商的優質公共服務平台。特別是成縣縣委、政府要強化措施,加快市電商孵化園區建設,確保年內建成投運。二要強化基礎支撐。加強貧困村的信息、交通、物流基礎建設,著力解決電商扶貧中通訊網路、物流體系不健全等問題。強化電子商務支撐體系,進一步完善產品加工、物流配送、信息服務等網路平台,建立市級電商扶貧產業孵化園,不斷完善電商扶貧行政推進體系、網店服務體系、網貨供應體系、網路物流體系、人才培養體系和考核評價體系,切實提高電子商務在貧困鄉村的普及程度和套用水平。三要豐富隴南模式。在電商扶貧中體現精準扶貧的理念,立足良好的生態優勢,通過現有產業提質增效、培育民族工藝品和手工藝品,挖掘和開發一批優質網貨;組織有條件的民眾開辦網店,探索一店帶一戶、一店帶多戶、一店帶一村等不同的發展形式,借鑑阿里巴巴農村電商“千縣萬村”計畫的運營模式,大力促進農產品進城和網貨下鄉,力爭在培育富民產業、提高貧困民眾致富能力、探索電商扶貧發展模式上創造新經驗。

第六,提高民眾自我發展能力。做好新階段的扶貧開發工作,必須克服“重資金支持、輕智力支持;重自然資源開發、輕人力資源開發”的傾向,強化以人為本的意識,把智力開發和提高人口素質擺在重要位置,整合好各類培訓資源,實施精準培訓。在培訓對象上,要緊緊圍繞全市精準扶貧的重點區域和重點群體,以青壯年勞動力、新成長勞動力、“兩後生”、農村致富帶頭人為重點,優先進行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和職業學歷教育。在培訓內容上,要瞄準市場和就業需求,針對不同年齡段和文化層次,分類預測用工需求,合理制定培訓計畫,加大實用技術和職業技能培訓,全面提升社會就業、科技致富、外出務工、自我組織、防病治病、當家理財、自立自強和發展創新“八大能力”。在培訓效果上,開展培訓滿意度調查,對培訓質量進行評估。大力推行定向、訂單、訂崗培訓,著力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推行培訓鑑定輸轉一體化模式,做到培訓與鑑定、勞務輸轉和維權服務緊密結合,努力實現培訓一人、鑑定一人、輸轉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個家庭。

在抓好以上六個方面工作的同時,我們還要充分認識到,精準扶貧是一項涉及各個方面和領域的綜合性工程,必須融入工作大局,把精準扶貧與“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各項工作統籌起來,與“433”發展戰略其他任務兼顧起來,努力開創大扶貧開發的良好格局。要注重精準扶貧與縣域經濟發展融合推進,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引導各類建設項目向貧困地區傾斜和布局、各方力量向扶貧攻堅集中和匯聚,依託各類產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繼續抓好新興產業、特色優勢產業、富民多元產業、區域首位產業的培育壯大,抓好縣域經濟與整鄉推進、連片開發的協調聯動,切實做到以產業化提升農業、以工業化致富農民、以城鎮化帶動農村。要注重精準扶貧與城鎮化融合推進,把推進貧困片區中心村鎮發展與精準扶貧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用好中心城鎮的優勢、條件和發展機遇,推動貧困人口向城鎮聚集。各縣區、各部門當前要充分把握武罐、成武、十天高速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陸續建成的機遇,加強科學統籌,加快交通節點型、物流集散型、商貿繁榮型小城鎮建設步伐,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提升小城鎮的綜合承載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增強投資拉動效應,推動農民轉移就業,輻射帶動周邊民眾致富。要注重精準扶貧與生態文明融合推進,強調,“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各縣區、各部門要把保護生態環境貫穿到扶貧攻堅全過程,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循環經濟,真正做到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互利雙贏,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有機統一。特別要把美麗鄉村建設與精準扶貧有機結合起來,依託隴南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成果,深入挖掘地域資源特色、文化特色,開發符合現代市場需求的各類旅遊產品、旅遊商品,做大做強鄉村旅遊產業,進一步拓寬民眾增收渠道。要注重精準扶貧與社會治理融合推進,在扶貧開發的過程中,我們必須積極引導民眾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增強法治意識,發揮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發揮先進典型在社會治理中的示範帶動作用。要把激發貧困民眾的幹勁活力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從立村規、訂民約、辦夜校做起,引導民眾學習文化知識,提高道德修養,樹立良好風尚,培養文明習慣。要從“下一代”工作做起,加強貧困青年教育培養,實現新生代的社會化轉型。

三、創新推動落實,務求精準扶貧抓實見效

再好的政策不落實終究在紙上,再美的藍圖不行動就是空想。全市各級各部門和廣大幹部民眾一定要牢固樹立精準理念,圍繞建設全國扶貧開發示範市,緊盯“1+19”專項方案,創新方式,強化舉措,把心思花到落實上,把精力放到落實上,把本領用到落實上,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紮實推進,確保各項目標任務落實到位。

一要堅持分類指導。打好扶貧開發攻堅戰,戰略重點在片,戰術關鍵在村,戰果體現在戶,要求我們必須區別對待,精準施策、精細管理、精確定位。要分區域布局,綜合考慮不同片區貧困特徵、資源分布,分類別規劃,對症下藥,因村施策,因戶施法,切實做到貧困底數清楚、扶貧規劃科學、攻堅措施對頭,真正實現對貧困人口的精細化管理,對扶貧資源的精確化配置,對貧困農戶的精準性扶持。要分行業謀劃,精準扶貧關聯度高,涉及面廣,今後無論哪一個部門、哪一個行業、哪一個領域安排部署工作任務,都要首先考慮扶貧工作,都要嚴格按照19個專項方案執行。19個專項方案各牽頭部門、各相關單位要共同發力,把這項工作作為最大的民生,積極向上級對口部門爭取政策和行業項目支撐,盯緊盯牢,確保各個專項方案落地生根,按期完成任務。要分類別考核,全市25個特困片區之間、縣區之間、鄉與鄉、村與村之間的情況千差萬別,發展層次水平各不相同,扶貧工作的考量不能把條件好的與不好的劃等號,必須實事求是,分類別考核,不搞一刀切。省上對扶貧攻堅任務實行“一票否決”,對禁止開發區域、限制開發區域和生態脆弱的片區縣取消地區生產總值考核,我們也要參照省上嚴格執行。今年的扶貧工作必須做到考評精準,以扶貧的實現程度和成效衡量工作,對考核指標合理分類,對考評對象合理劃分,在確保下達任務、爭取更好成績、執行獎懲辦法上建立健全嚴格的兌現機制。要分梯次推進,我們的精力和資源是有限的,扶貧攻堅不能一次把攤子鋪的太大,要把有限的資金、精力用在刀刃上,按照前三年集中攻堅、後三年鞏固提高的要求,綜合考慮特困片區、插花型片區等不同區域各縣區、各鄉鎮的扶貧攻堅任務、工作難度、扶貧成本、資金投入等因素,制定到村到戶減貧計畫,合理確定脫貧時序。對今年計畫脫貧的人口要儘快納入大數據管理,進一步完善精準脫貧數字動態管理平台,確保攻堅一片、交賬一片。

二要全面深化改革。隨著精準扶貧的深入推進,我們面臨的體制瓶頸、機制障礙和深層矛盾會越來越多,只有靠改革創新的思維去統籌、靠改革創新的方式去破解。要完善推進機制。在繼續實行領導包抓貧困片區、部門協作等一系列好做法的同時,鼓勵支持各級各部門大膽探索有利於實施精準扶貧的辦法措施。對“1+19”專項方案中確定的改革事項,有關方面必須抓實見效,力爭創造出新經驗,確保推進舉措與時俱進,保障有力。要加強資金監管。瞄準特困地區、特困鄉村和特困民眾,把有限的財政扶貧資金真正用於貧困地區和貧困民眾,用於培育特色優勢產業、提高扶貧對象發展能力和改善扶貧對象基本生產生活條件,決不能挪作扶貧之外的用途。要按照省上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機制,改進扶貧資金項目申報、撥付辦法,做到簡政放權。要建立常態化、多元化的監督檢查機制,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嚴厲問責,做到扶貧資金絕對安全。要拓寬融資渠道。積極發展金融“3+1”融合新模式,深化農村產權抵押貸款試點,盤活貧困戶資產,探索貧困戶產權抵押擔保貸款辦法,鼓勵貧困民眾通過入股、租賃等方式發展合作經濟,促進貧困民眾以資產資源換資金。研究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扶貧開發,支持能人大戶出資創辦能夠惠及貧困民眾的經濟實體,不斷強化資金支撐。

三要繼續整合資源。抓好精準扶貧工作,各方資源和力量是基本依託和重要保障,資源聚集的程度、資源傾斜的力度、資源使用的精度至關重要。要堅持發展項目向貧困鄉村集結,在生產力布局上,大型項目、重點工程、新興產業,在符合條件的前提下,優先向貧困地區安排,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落地,優先向貧困地區引導。在招商引資上,優先推介貧困地區的特色產品和獨特優勢,優先為貧困地區引進合作者和投資者,增強帶動致富能力。發展規劃的制定上、重大發展平台的建立上都要向貧困地區延伸,充分發揮政策利用的最大效益。要堅持幫扶力量向貧困鄉村集合,進一步強化雙聯力量,完善扶貧和雙聯深度融合機制,加強駐村幫扶工作力量的整合和管理,確保雙聯單位責任到村,雙聯幹部責任到戶,充分發揮雙聯對精準扶貧的促進作用;統籌社會力量,用好對口幫扶力量,支持引導社會組織和個人參與多種形式的到村到戶精準扶貧,形成強大工作合力,加快精準扶貧進程。要堅持涉農資金向貧困鄉村集中,繼續發揚“多個渠道進水、一個龍頭出水”的項目資金整合機制和“各炒一盤菜、共辦一桌席”的良好工作局面,落實項目資金整合機制,精打細算,嚴格管理,真正使有限的扶貧資金產生最大的扶貧效益。

四要全力保障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全市各級黨政組織共同的使命與責任,我們必須以捨我其誰的擔當,以攻城拔寨的決心,為精準扶貧提供有力保障,抓好目標任務落實。要強化組織領導。儘快調整加強市縣扶貧攻堅行動協調推進領導小組,由市縣黨政一把手擔任組長 ;擴 大成 員單 位, 強化 職能 作用,建立相應的工作機制,切實加強對精準扶貧的組織推動。要立足選好配強幹部和培養開發人才,建立健全精準扶貧幹部激勵約束機制,將扶貧攻堅工作成效作為領導幹部政績考核的主要內容,完善考核評價體系,注意在扶貧攻堅主戰場考察識別、選拔使用幹部。重用一批精準扶貧工作努力、考核名次進步明顯的“減貧摘帽”縣(區)的黨政班子成員,提拔一批扶貧任務重、成效顯著鄉鎮的黨政主要領導,使用一批在精準扶貧中發揮作用充分、“雙聯”與扶貧深度融合、表現優秀的市縣直部門幹部。要對完不成扶貧攻堅任務的嚴肅追究責任, 調整 一批 在扶 貧攻 堅中 工作 不力、作風不實的領導幹部,問責一批在扶貧攻堅上認識不到位、精力不集中、措施不聚焦、效果不明顯的鄉鎮黨政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處理一批弄虛作假、完不成階段性扶貧任務的領導幹部。要強化責任落實。市級主要負責指導協調、督查落實、初步評估;縣級承擔抓落實的主體責任,全面負責本縣區扶貧任務的落地見效。各級黨政主 要領 導要 堅持 重大 問題 親自 研究、難點事項親自協調、任務落實親自過問,切實把扶貧開發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各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要加強統籌協調,構建省市縣配合聯動、行業部門相互支持的工作格局。分管領導要引導和約束部門構建“上下銜接、左右聯動、加大傾斜、合力推進”的工作機制,切實把扶貧攻堅擺在重要位置,分行業、分領域、分層級明確具體的措施和傾斜力度。縣區要健全扶貧機構,配備和建設一支素質高、能力強、作風硬、肯吃苦的扶貧幹部隊伍。要進一步細化和靠實各級責任,真正做到責任到人、任務上肩,建立上下貫通、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要強化輿論宣傳。新聞宣傳部門要加強宣傳引導,充分用好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動態地、系列地、持續地抓好對精準扶貧的宣傳報導,廣泛宣傳政策,挖掘先進典型,總結推廣經驗,提振貧困民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精氣神,為精準脫貧營造濃厚的社會氛圍。要強化督促檢查。抓緊制定精準扶貧督查辦法和工作檯賬,緊盯工作推進的時間節點,通過跟蹤督查、隨機抽查、定點檢查等方式,動態掌握工作進度,推動工作落實。要強化工作作風。各級幹部要把扶貧攻堅與鞏固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結合起來,與“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結合起來,與市委“工作落實年”活動結合起來,不斷轉變工作作風,解決突出問題,形成人人抓落實、事事講落實、層層促落實的良好局面,確保“1+19”專項方案落地生根,抓實見效。

同志們,打好精準扶貧攻堅戰,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要以貧困不除、愧對歷史的使命感,民眾不富、寢食難安的責任感,奮勇擔當、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紮實工作,努力開創我市扶貧攻堅新局面,為建設幸福美好新隴南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