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和人口計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二)以內涵質量建設為核心,努力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

一要強化質量管理。對醫療衛生和計畫生育工作而言,質量就是生命線,而強化管理是提升服務質量的必由之路。全縣衛計系統必須始終繃緊強化管理這根“弦”,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要抓好衛生計生機構監管,督促衛生計生機構轉變服務理念,注重內涵發展,加強制度建設和日常管理,完善運行機制和工作流程,防止出現疏於管理、放任自流的現象。各衛生計生機構要深入開展“平安醫院” “民眾滿意醫院”和“醫療質量安全示範單位”創建活動,大力推行優質護理、誠信服務,簡化就醫手續、縮短候診時間等便民惠民措施,提高服務質量和運行效率,讓人民民眾享受到更方便、更快捷的醫療衛生服務,真正實現“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

二要狠抓隊伍建設。衛生計生事業要實現跨越發展不是僅靠投入就能實現的,建成再多再漂亮的醫院和服務站,投入再好的設備,沒有人才就只能是空殼。從全縣範圍來看,我縣衛生計生人才隊伍既有總量不足的問題,更存在能力不強的問題。一是大力實施“名醫名科”建設工程。密切與上級醫院的對口協作關係,充分發揮省、市多點執業醫師的技術指導和業務帶動優勢,通過全員培養、進修深造、上級指導、學術交流等多重途徑,全力打造縣級名醫名科、名醫,提升醫院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二是加大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力度。定期邀請省、市綜合醫院知名專家來我縣開展學術講座、業務指導和診療服務,積極選送技術骨幹參加省、市、縣進修學習和培訓,安排縣級醫療機構專業人才到鄉鎮衛生院多點執業,為每所鄉鎮衛生院培訓全科醫生,進一步提高衛生人才隊伍質量。三是加強在職人員繼續教育。充分發揮上級醫師業務指導和傳幫帶作用,每個鄉鎮衛生院抽選專業技術人員赴縣級醫療機構進修學習,縣級醫院選派醫務人員赴省、市綜合醫院進修學習。加強崗位練兵,紮實開展醫療管理、醫療技術、護理技能、醫療文書書寫、計畫生育政策知識等技能競賽活動。

三要全力推進中醫發展。要紮實推進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和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強化中醫專科建設,大力推廣和普及適宜技術,逐步建立以縣醫院、中醫院為龍頭,以鄉鎮衛生院、社區服務中心為骨幹,以村衛生室和個體中醫診所為基礎,涵蓋預防、醫療、康復、保健養生於一體的中醫服務體系。要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抓好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和優秀中醫臨床人才培養,推進縣級中醫臨床技術骨幹、中醫全科醫師、鄉村醫生中醫藥知識與技能培訓,不斷增強中醫藥服務能力,促進中醫藥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三)以堅持預防為主為導向,著力提升公共衛生服務能力

一要加強疾病防控能力建設。疾病預防控制是一項保障公眾健康、改善民生的重要衛生公益事業。縣疾控中心要切實發揮疾病預防控制領域牽頭抓總作用,切實加強愛滋病綜合防治,結核病等重大傳染病防控以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排查力度,不斷加強疾控機構能力建設,提高對傳染病防控和監測、預警能力。

二要加強婦幼保健和計畫生育技術服務工作。婦幼保健和計畫生育技術服務關係婦女兒童身心健康,關係每一個家庭幸福,是重大民生事業。編辦、衛生計生部門要根據衛生計生機構改革有關要求,切實加快縣婦幼保健計畫生育服務中心組建,合理劃分鄉鎮衛生院和計畫生育服務所在婦幼保健、計畫生育技術服務方面的工作職責,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提高服務效能、提升服務質量。

三要加強衛生應急處置能力建設。切實增強衛生應急處置能力,有效控制和消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危害,對保障公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意義重大。全縣各級各部門特別是衛生計生系統要高度重視衛生應急工作,全面推進衛生應急體系建設,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健全衛生應急組織機構,靠實靠牢工作責任,制定完善防災救災減災和重大傳染疾病應急預案,加強衛生應急培訓和演練,確保有效處置衛生應急突發事件,切實保障了人民民眾身體健康。

三、加強領導、靠實責任,確保完成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衛生和計畫生育工作是一項重大民生工程,任務艱巨,責任重大。各級各部門一定要高度重視,靠實工作責任,強化督促檢查,努力推動衛生計生工作持續健康發展。

一要強化組織領導。各鄉鎮、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密切關注、傾力支持衛生計生工作,切實增強抓好衛生計生工作的主動性和自覺性,真正把衛生計生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認真解決衛生計生工作中的突出問題和實際困難,為衛生計生工作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資金、政策支持。這裡要強調的是,生育政策有調整,但是堅持計畫生育的基本國策沒有變,計畫生育黨政“一把手”負總責沒有變,計畫生育“一票否決”制沒有變,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工業園區管委會黨政“一把手”要切實負起計畫生育“第一責任人”的責任,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切實把計畫生育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抓實見效。衛計部門要認真落實主管責任,堅持下移工作重心,搞好業務指導和綜合協調,當好政府管理衛生計生工作的參謀和助手。各有關部門要把衛生計生工作當成“份內事”,完善工作機制,加強溝通協作,做好政策銜接、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工作,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要強化督查考核。衛計部門要把計畫生育和醫療機構管理服務作為督查考核的重點,強化責任目標管理,加大督促檢查力度,建立完善科學的考核體系和獎懲辦法,保證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這裡,我再強調,各級各部門必須把計畫生育工作始終作為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持之以恆地抓好落實。今天會後,各鄉鎮要立即安排部署,合理調配工作力量,包村專乾要全部下到村社農戶,迅速開展工作,徹底扭轉被動落後的工作局面。衛計局業務人員要立即深入鄉鎮,幫助指導鄉鎮算清工作欠賬,理清工作思路,督促抓好落實。各分管領導要分片包乾,巡迴鄉鎮進行督促檢查,對人口大鄉和後進鄉鎮要重點督查。要堅決按制度辦事,從嚴追究責任,對未完成年度人口控制計畫、綜合考核評估排序靠後的,嚴格實行“一票否決”;對在督查中發現虛假問題的,要嚴肅追究相關領導和人員的責任。

三要強化廉政建設。當前,責任追究已經成為新常態。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以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態度來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門、乾好自己的事。全縣衛生計生系統要始終把黨風廉政建設、持續改進作風作為加強隊伍管理的重要抓手,緊密貫穿於各項工作的全過程,認真落實“3783”主體責任體系,強化對重點單位和關鍵崗位人員的監督,對帶有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及時誡勉談話提醒,做到早發現、早提醒、早教育、早處理。對嚴重損害民眾利益的行為,要堅決查處,決不姑息,努力形成廉潔高效、風清氣正、為民利民的良好行風。

同志們,抓好衛生計生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我們務必要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敢於用壯士斷腕的魄力,努力開創新時期衛生計生工作新局面,為促進全市經濟社會跨越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衛生和人口計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篇3

同志們:

這次全區衛生和計畫生育工作會議是區委、區政府決定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主要目的是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有關會議精神,總結工作,分析形勢,部署任務。剛才陳局長和張局長分別作了衛生和計畫生育工作報告,認真總結了兩年來的衛生工作和20xx年計生工作,深刻分析了當前我區衛生和計生事業改革與發展面臨的形勢,安排部署了今年的主要工作任務,報告客觀全面,重點突出,措施具體,操作性強,我完全同意,希望與會同志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近兩年來,衛生和計生系統緊緊圍繞全區中心工作,不斷加大改革創新力度,有力地推動了行業工作的提檔升級。公共醫療衛生基礎建設進一步加強,區、鎮、村三級醫療網路初步形成,計生屬地化管理和優質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為全區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創造了優良的環境。過去的一年,衛生和計畫生育工作是基礎設施不斷加強的一年,是業務工作不斷開拓進取的一年,是班子隊伍建設不斷提高的一年,是對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貢獻的一年。在此,我代表區委、區政府向工作在計生和衛生戰線上的同志們表示誠摯的謝意和衷心的問候!下面就作好新形勢下的衛生和計畫生育工作,我再強調三點意見。

一、提高思想認識,增強作好衛生和計生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衛生、計生問題歸結起來就是人口素質問題,是事關建設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問題,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從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出發,進一步提高對這兩項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第一、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和實現全民安康,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客觀要求。科學發展觀是客觀規律和自然規律的尊重,是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落實科學發展觀就是要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就要求我們今天的事業不但要有利於當代還要惠及子孫。黨的xx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貫徹科學發展觀要注意加強薄弱環節,特別要努力作到“五個重視”,其中之一就是重視人口問題、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科學發展觀告訴我們,所有發展最終都是為了人的全面發展,任何發展都與人口的數量和質量緊密相關。如果人口的數量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人口質量得不到有效的提高,生產力發展與人口增長的矛盾將會更加突出,對資源的需求和對環境的壓力將會進一步加大,也就談不上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必將阻礙我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這就要求我們要不斷把滿足人的需要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扎紮實實的做好衛生和計生工作,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第二、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和實現全民安康,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本質要求。和諧社會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目前,我們的現實卻明顯的暴露出不和諧的方面。在人際和諧方面,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城鄉差別和地區差別,總體上看可以說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在不斷縮小。但是個別方面,比如出生人口素質,居住環境、享受醫療待遇等方面差距仍然很大。在人與自然方面,人的數量增加,對資源需求量逐年增加,同時,對環境的破壞程度也在加劇。當代人已經開始侵占後代的資源,在吃子孫飯,那么我們的後代如何去生存,恐怕要比我們艱難得多。自然界對人類的懲罰也逐漸表現出來。從全球看,氣候問題、糧食問題是人與自然不和諧的表現,從我們近兩年經歷的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情上看,其成因也可以歸結為人與自然的不和諧。前些天電視上報導國家級保護動物大黑熊下山吃人,就引起了是保護熊重要還是保護人重要的紛爭,那么熊為什麼要下山?就是因為人類越來越多,破壞了山上的自然環境,熊為了生存只好下山找食物。我們區人與環境的不和諧也存在許多問題,空氣污染還不能徹底地解決,還有部分村民飲用象茶水一樣顏色的地下水,直接影響到人民民眾的身體健康,因此區財政還要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去解決和改善這些不和諧。總之,這些現實已經警醒我們,必須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把衛生和計生事業作為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擺上黨和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

第三,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和實現全民安康,是執政為民的實際行動。隨著人民民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健康的期望值越來越高,人們更加注重自身的生命質量、生育質量、生活質量。反觀我們的工作,與人民民眾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當前,一些低素質人口多生、高素質人口少生或不生的問題還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就會導致人口素質越來越差,一些非傳染性疾病、損傷中毒和職業危害問題日益突出,在城鎮和農村還存在著一定數量的貧困人群,難以承受重大疾病的經濟負擔,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導致人口質量和生活質量的下降。這些問題是否能夠逐步加以解決,既關係到我們對民眾的感情問題,也是檢驗先進性的問題,更是對我們執政能力的考驗。因此,我們要從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出發,切實把衛生和計畫生育工作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努力提高計生和衛生工作水平

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對各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也為新時期衛生和計生工作注入了新理念、提供了新動力、開闢了新境界。衛生和計生部門要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轉變工作方式,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點問題,促進工作不斷攀升。

當前,衛生工作要突出抓好以下三項重點工作:

第一、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構築起保護人民民眾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堅固屏障,是黨中央、國務院賦予我們的一項艱巨任務,也是衛生部門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工作。必須遵循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方針,貫徹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反應及時、措施果斷、依靠科學、加強合作的原則,扎紮實實搞好“三大體系”的建設,在建立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制、機制上下功夫,全面提高應對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一是要堅持預防為主。制定、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提高應急應變的處理能力,做到有預測、有預警,防患於未然,最大限度縮短突發事件信息傳輸、反饋的時間,確保一旦發生突發事件,能夠在第一時間進行有效的處置,把損失降到最低,確保人民民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二是要堅持制度創新。既注重解決體制性障礙,又注重製度創新,構建集中領導、統一指揮、功能全面、責任明確、信息暢通、反應快捷、運轉高效、成本合理的管理指揮體系,及時準確作出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科學決策;三是要堅持完善運行機制。建立、完善應對和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運行機制,對事前、事發、事中、事後作出統籌安排,抓好監測、預警、預防、控制、救治五個環節,完善信息報告、指揮決策、預防控制、醫學救治、執法監督五個體系,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力求做到果斷決策,妥善處理,有效控制。

第二、積極改善醫療質量管理,強化優質服務。這幾年,區財政在醫療衛生方面投入很大,從醫院用房到醫療設備都逐步予以解決,但是醫療單位要生存、要發展、要壯大,必須在提高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上常抓不懈。堅決糾正輕人才、重設備,輕人文關懷、重機械服務,輕社會效益、重經濟效益的傾向。要建立醫療質量考評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健全分工合理、責任明確的醫療質量控制網路,加強對醫療質量、醫療安全、醫療費用等方面的信息公布,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切實解決好診治不規範、責任心不強、技術不過硬、服務不到位的問題。做到接診快、診斷準、處置當,著力研究解決關係人民民眾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努力為人民民眾提供質量較高、費用較低的醫療服務,滿足民眾的基本醫療服務需求。

第三、因勢利導,積極探索大病醫療救助制度。對農村貧困家庭和農村五保戶給予醫療服務方面的特殊照顧和救助,是中央針對當前農村實際提出的一項重要舉措,去年我們投入一定資金為龍鳳鎮各村改建衛生所2個、新建衛生所5個,解決了農民“看得上病”的問題,但農民“看得好病”和“看得起病”還是我們要面對的新問題。因此,今年我們要在規範化管理農村衛生所,強化對農村衛生機構、從業人員、衛生技術套用等方面的準入管理和日常監督,嚴厲打擊非法行醫和其他危害農村公共衛生的違法行為,切實維護好廣大農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在這裡我要強調一下,有的村衛生所投入使用後運行得很好,但是也有部分衛生所建成以後,村長、書記一次都沒看過呢,就是說領導沒有將政府投入建立起來的農村衛生所重視起來,更談不上管理了。因此,各村要站在執政為民的高度,切實將農村衛生所管好,用好。要加強農村醫療衛生隊伍建設,堅持就地取材的原則,聘請本村醫務人員,搞好業務培訓,提高服務能力和技術水平,維護農村衛生隊伍的穩定,保障農民民眾就醫安全。要對農村大病醫療情況調查,摸清底數,確定大病的定義和大病的種類,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科學論證我區農村大病醫療救助辦法,切實保證農村貧困人群的基本醫療衛生需求。對這項工作,我們一定要採取審慎穩妥的態度深入調研,探索大病醫療救助機制,嘗試個人拿一部分、政府補一部分、社會保險交一部分,幫助農民擺脫“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困擾,全面改善農民的就醫條件。

計生工作要具體在三個方面上下功夫:

第一、要在觀念創新上下功夫。要樹立三種觀念。一是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堅持以維護和實現廣大人民民眾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民眾真正當成計畫生育的主人,擺正與民眾的關係,實行換位思考,以民眾滿意不滿意、贊成不贊成、答應不答應作為評價工作的唯一標準。二是樹立經濟社會和人口與計生工作同步發展的觀念。堅持一手抓經濟,一手抓人口,兩手都要硬,把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大膽嘗試人口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有效途徑,以有效的控制人口增長來推動經濟健康發展,確保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同時,把人口總量控制在既定的目標之內。三是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堅持把解決人口問題放在可持續發展戰略地位的首要位置。在經濟發展中考慮人口壓力,考慮人的全面發展,考慮資源環境的承受能力,努力作到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為子孫後代留一個良好的生存空間。

第二、要在工作創新上下功夫。在工作任務上,要由嚴格控制人口增長向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質量、重視人口戰略研究轉變,確保經濟社會發展的人口安全。在工作內容上,要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開展生殖保健,提供優質服務,幫助民眾勤勞致富奔小康,建設文明幸福家庭。在工作方針上,要由嚴格執行計畫生育政策,貫徹落實“三為主”向人口與發展綜合決策轉變,全面提高計畫生育工作水平。在工作思路上,要堅持工作重心下移,加強基層基礎建設,不斷提高規範化管理水平。在工作方式上,要克服依靠政策約束、行政命令等行政手段指導工作的行政化傾向,實行計畫生育村民自治,減少行政干預,維護民眾合法權益,還民眾主人地位。

第三,要在完善工作機制上下功夫。要以推進各項工作落實為出發點,針對管理中的難點、弱點、盲點,建立有效的工作責任機制和推進機制。要按照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不斷完善黨政領導、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綜合治理工作機制。要有目的地調查計生工作中面臨的問題和對策,繼續按照“三位一體”的工作格局,充分調動和發揮村(社區)基層組織和計生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能動性和創造性。要按照“單位負責、社區管理”的要求,不斷完善城市計畫生育管理體制。要在鞏固好計生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礎上,全面、科學、實事求是地搞好綜合改革的基本框架,突出重點、難點、逐年完善,形成一套可操作性強,管理機制健全的計生綜合改革機制。要走出就計畫生育抓計畫生育的誤區,建立利益導向機制和社會保障制度,落實獎勵優惠政策,真正使計畫生育家庭在社會上有地位,經濟上有實惠,生活上有保障。

三、切實加強領導,努力開創衛生和計生工作新局面

大力推進衛生和計生事業改革與發展,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是一項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各單位必須切實強化領導,統籌兼顧,合力攻堅,務求實效。

第一、強化統籌安排,加大重視力度。衛生和計生事業都是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相關部門要結合各自實際和特點,把衛生和計生事業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整體規劃,從指導思想、發展目標、主要任務、重點項目、政策措施等方面加以明確,使衛生和計生事業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占據應有位置。要按照建立公共財政和公益財政的要求,不斷加大衛生、計生等社會事業的投入力度,確保經費的足額投入,確保各項獎勵優惠政策以及基層工作人員報酬的落實。財政、審計、計生等部門要對基層經費投入和使用情況進行聯合檢查,對挪用、占用、弄虛作假騙取專項經費的行為,一經發現,堅決嚴肅處理。要繼續堅持計生工作黨政一把手新自抓、負總責的領導機制,制定便於掌握、有利於操作且內容簡化的目標考核,嚴格目標考核和獎懲,考核結果要與政績、獎懲掛鈎,對問題嚴重的單位和個人,堅決實行計畫生育“一票否決”,決不姑息遷就。

第二、強化行業自律,加大整治力度。大力宣傳和表彰衛生和計生系統典型,弘揚正氣,抵制歪風。通過執法檢查,媒體曝光等形式加大監督、查辦力度,依法嚴格處理少數不法人員,維護廣大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堅決糾正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中的不正之風,通過建立和完善各項監督機制,規範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行為,在醫療衛生領域深入開展醫德醫風教育,樹立一批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好典型。深入了解計畫生育獎勵政策是否兌現,有沒有亂收費和“冷、橫、硬”問題,對亂收費、亂罰款,以及“吃、拿、卡、要”違紀行為,發現一例,查處一例,決不姑息遷就。要嚴格行為紀律,全面落實糾風工作長效機制,嚴肅查處收回扣、紅包、開單提成、開大方、濫檢查、亂收費等違紀行為。對糾風工作不力、民眾反映強烈的地方,追究主要領導責任。

第三、強化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服務能力。要努力加強隊伍建設,確保專業隊伍的穩定壯大。要積極推進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創造富有生機和活力的選人用人機制,真正把德才兼備、年富力強的同志充實到領導崗位。要以學科建設、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為重點,加強計生技術人才、協會人才、公共衛生人才、社區衛生人才、農村衛生人才和管理人才隊伍建設,全面提高計生和衛生隊伍整體素質。要以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為契機,切實加強對衛生、計生戰線幹部的教育、培訓,提高他們的政治、業務素質的職業道德水準,不斷增強隊伍的改革創新意識、開拓進取能力、為人民服務的本領。

同志們,全區計生和衛生事業已經進入了重要的戰略發展機遇期。我們要正確審視區情,研究新特點,解決新問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紮實工作,為加快區域經濟發展,構建龍鳳和諧社會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