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教育工作會議講話

(三)繼續大力提高教育質量。

質量是教育的生命線,沒有質量的持續提高,設施投入的效益就會大打折扣。各學校可根據自身師資條件,集中最有優勢的教育資源,找準突破口全力攻堅,哪一個學科能夠突破發展就大力發展哪一個學科,力爭一門或幾門文化學科教育的率先發展,帶動整體教育質量的穩步提高,大幅提升在全市的排名。充分發揮名校長、名教師、學科帶頭人等模範、先進教育工作者的榜樣作用,促進教師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學方法的最佳化,最佳化學科教學尤其是從課堂教學上著力,歷練教師教學技能,塑造樹立骨幹、擴大名師總量、追求並擴散教研成果。要在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上動腦筋,籌備成立名師工作室、學科帶頭人教研工作站,指導幫助青年教師提高師德水平、教育教學能力和實際工作效果。可考慮在鎮政府網站、鎮電視站、鎮教育網站建立名師風采欄目,介紹名師從教經歷和經驗成績,嘗試播出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的學科教學實錄,供全鎮的教師借鑑,供全鎮的學生學習,促進全面協調進步。

(四)繼續突出發展學校體藝特色

各中國小要注重體藝常規教學,特別是在國小要開齊開足體藝類課時,通過常規教學提高全體學生的體藝素質,保障學生身體和身心都健康。要將東升學校的體藝特色做成東升教育最閃亮的品牌,形成東升教育的核心競爭力。市委陳根楷書記在20xx年的全市教育工作會議上曾說:如果我們中山每個鎮區在體藝方面都有一個單項冠軍,那么中山就是廣東省的全能冠軍。借用陳書記的那句話來形容東升就是:如果我們東升每所學校在體藝方面都有一個單項冠軍,那么東升在中山就是全能冠軍。這句話我覺得很有道理,如果每個個體圍繞共同目標,全力以赴將自己的事情做到最好,那我們凝聚的力量將無堅不摧。

一是選準學校特色項目,做到普及提高並舉。什麼叫特色?我的理解就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 每所學校都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能全鎮20所學校都千篇一律,盲目跟風,人云亦云。目前我鎮20所學校的師資和學生條件差異很大,如東升高中美術教師10多個,而個別國小一個專業美術教師都沒有,那這些學校目前就沒有搞美術特色的基礎。各個學校在選擇特色項目的時候,要結合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來選準,所選的項目不但可以比賽出成績,而且還可以普及每個師生,做到普及與提高並舉,這樣的特色項目才有民眾基礎,才能人才輩出,才能歷久常新。

東方國小和勝龍國小在這一方面做得很好。東方國小的武術近幾年來在各項比賽中均取得優異成績,就是他們把武術這個項目普及到每位師生,堅持學生每周做兩次以上武術操,還把武術精神融入學校的德育工作,並作為一個課題來研究,得到了教育局和體育局的好評。勝龍國小在把鹹水歌作為學校特色項目來打造時,就利用社會的力量把鹹水歌編成校本教材,加以研究發挖,並普及到中高年級的每位學生都會唱鹹水歌,在學校舉辦的“民歌節”上,校領導帶頭學帶頭唱,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學生民歌手,所以他們學校的民歌隊能夠多次站到省級國家級的比賽舞台和領獎台,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據我所知,目前我鎮有個別學校的體藝項目已成為或接近中山的單項冠軍,如東升高中的棒球和健美操及美術、東方國小的武術、東升國小的科技創新、勝龍國小的鹹水歌、求實學校的書法、益隆國小的籃球、旭日中學的柔道、東升中學的田徑等,我相信經過三五年時間的努力,XX市的單項冠軍就會在東升的中國小不斷湧現,那么東升在中山的全能冠軍就指日可待了。

二是抓好體藝常規教學,促進學生特長發展。現代素質教育的辦學思想就是要求我們開齊開足課時課程。傳統教育觀念則認為,體藝課是副課,文化課是主課。我認為體藝課跟語、數、英、理、化、生等科目都是同等重要的課。我們常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認為,只有好的身體,才可以應付繁重的學習任務;藝術則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可以讓我們學會發現美、欣賞美。所以我們的學校,特別是國小,要重視體藝常規教學,開齊開足體藝類課時,通過常規教學提高全體學生的體藝素質,保障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學生奠定幸福生活的基礎。同時,通過常規教學發現和發展學生的體藝特長,保障特長生得到充分發展,真正做到讓教育面向全體學生。

據我了解,我們東升20所中國小,體藝特色抓得好的學校,不但教育質量高,而且學生特長也得到了發展。如東方國小近幾年來就有多位特長生被市一中、三鑫和博文等市重點學校特招。東升高中亦有學生被省隊和廣州體院特招錄取,為我鎮體藝特色學生走向高一級學校開闢了陽光大道。

今年7月份,我鎮所有公辦中國小校長和中層幹部聘任期將屆滿,按照鎮黨委、鎮政府的工作安排,6月份將組織重新競聘。鎮教科文衛辦公室要結合我鎮各中國小的實際,作一個全鎮體藝項目發展5年規劃,給予每所學校發展一個體藝項目的任務,在要求新任校長制定本校五年發展目標時,要特別加上體藝項目發展規劃,教辦要將此項工作納入實施素質教育重要內容來抓好抓實,與校長績效工資捆綁一起,每年考核一次。

(五)繼續大力推廣發展棒球運動

我鎮棒球運動在20xx年從東升高中開始,至今已走過五個年頭了,從最初的高中一支隊,發展到今天8支隊伍,並形成了從國小到高中的梯次結構。這五年來,我鎮棒球隊參加了多次省級、國家級、國際級的比賽,不但積累了豐富的比賽經驗,而且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得到了上級體育主管部門重視和主流媒體的高度關注,更得到了中國棒球之父梁扶初先生之子梁友文先生的悉心指導,並將於今年5月代表XX市參加省運會,為中山和東升體育爭光。鎮黨委、鎮政府決定乘勢而上,大力發展東升鎮棒球運動,逐步將東升打造成為中國棒球之鄉,將棒球打造成為向世界推廣東升的一張亮麗名片。年內鎮政府將啟動江濱公園棒球訓練場建設,啟動在旭日廣場建設國際標準棒球場的籌劃工作,並繼續完善國小、國中、高中三個梯次的隊伍建設,積極培養選拔優秀的棒球運動人材,為大力發展東升棒球運動和建設 “中國棒球之鄉”奠定堅實基礎。

老師們、同學們、同志們,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是一項只有起點而沒有終點的事業,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我們東升教育新的發展是歷史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我相信,在鎮黨委、鎮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有全鎮人民的大力支持,有全鎮師生的奮勇拼搏,東升教育一定會不斷實現新的跨越。

鎮教育工作會議講話(三):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貫徹落實省市縣教育工作會議精神,鞏固和提升區域教育現代化建設的成果,圍繞建設教育強鎮這一總目標,努力實施兩大工程:即學校規範管理工程,教師素質提高工程;加大三個力度:即安全穩定工作的督查力度,學校基礎建設的投資力度,依法治校的工作力度;突出四個重點:即幹部隊伍建設,師德師風建設,執行課程計畫,調整學校布局;努力實現五個新突破:即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上實現新突破,在打造高效課堂上實現新突破,在實施素質教育上實現新突破,在提升辦學水平上實現新突破,在人民滿意教育上實現新突破,為把我鎮建設成為如東教育強鎮而努力奮鬥。

工作目標

1.均衡教育資源,實現教育公平。對豐利鎮學校布局調整問題進行研究,形成中長期規劃,加強對崗位績效的考核,充分調動廣大教職工積極性,通過教育資源的合理分配,促進全鎮教育的均衡發展。

2.推動教育改革,實現教育創新。加強民主管理,推進校務公開,深化作風建設,提高工作效能。在幹部隊伍建設、學校規範管理、課堂教學改革和評價體系等方面,以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促進我鎮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階。

3.抓實校本研修,實現質量立教。加強對校本研修的指導和督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強化我鎮師德建設三三四四工程的制度保障。加強對教師和學校的考核,打造高效課堂,使我鎮獲得教學質量提升的更大空間。

4.突出科研引領,實現內涵發展。進一步加強大文科環境建設,引導教師讀教育專著,參與教育科研。鼓勵優秀教師脫穎而出,豐富學校發展思路,堅持辦學傳統,打造辦學特色,提高辦學品味,做靚學校品牌。

5.追求優質服務,實現全面超越。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最佳化辦學環境,加

強行風建設,做好黨建、安全、工會、團隊、檔案、審計、關工委、退協、老幹部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努力創建人民滿意的教育。

重點工作和主要措施

一、落實教育發展規劃,著力布局調整落實基礎發展

1.調整布局均衡教育資源。認真實施新一輪中國小布局調整,加大對薄弱學校的撤併、改造、投入的力度。

2.管好裝備提高使用效率。加強對中國小實驗室、圖書室、信息化專用場所的制度建設。上好實驗類課程,全面提高教育裝備的管、建、研、用水平。

二、推進教育管理創新,著力管理效益實現內涵發展

3.打造率先發展校長隊伍。加強對校長的任期目標考核。組織一月一片的“學校管理、學校文化、特色建設”等巡禮活動,教辦印發簡報至各校。

4.提高行政人員管理能力。務業、精業、敬業,有自己的工作特色。

5.加大學校行政考核力度。加強對學校行政人員的考核、管理,推行行政人員管理 “三考”制。

三、深入實施素質教育,著力素質培養凸顯全面發展

6.執行管理規範。突出將“三定一規範”的執行情況作為工作重點,提升學校的形象。

7.構建德育網路。積極開展創新“三好”活動,充分發揮少先隊、共青團在學生思想教育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加強對班主任的考核,充分發揮老幹部在學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創建家長學校先進鎮。

8.開發校本課程。組織人力建設好校本課程。紮實開展環境教育,正常開展勞動教育、國防教育、科技教育、法制教育等。

9.豐富藝體活動。強化藝術教育,實施中國小體育藝術“2+1”工程,加強學校特色球隊建設,選拔好運動員參加縣比賽,在市縣各類體育比賽中爭取好成績。

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著力校本研修保證優質發展

10.抓好師德教育。繼續深入推進豐利鎮師德建設“三三四四”工程,開

展“展師德魅力,塑幸福人生”演講,組織好學生、家長評議、教職工評議、考核小組評議師德“三評活動”。

11.抓實校本研修。組織好縣“送培到鎮”活動,繼續建設好我鎮各學科骨幹教師研修團隊,分別組織全鎮青年教師、中老年教師、行政人員“成長杯、成才杯、管理杯”教學比賽。評選鎮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

五、規範幼教成教管理,著力引導扶持追求協調發展

12.規範管理幼兒教育。做好家園聯繫活動和半日開放活動。協助陽光幼稚園籌劃幼稚園的搬遷新建工作。

13.加快發展社區教育。放大社區教育中心的服務功能,爭創市示範社區教育中心或教育型特色社區。

六、提升學校文化品味,著力打造品牌推進特色發展

14.堅持文化立校。認真組織書法考級、閱讀考級,積極參與“新教育實驗”,開展“晨誦、午讀、暮省”,各學校正常開展“科技節”、“藝術節”、“體育節”等大型校園文化活動和主題教育活動。

15.加強特色建設。豐利國小的珠心算、小籃球、教科研,石屏國小的英語教學,凌河國小的品讀經典,明北國小的養成教育,豐西國小的小排球、書法,五義國小的學生社團,環漁國小的桌球文化,豐利鎮國中的小排球,四明國中的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團會活動,環港國中的學生手抄報等,不僅要堅持,更要凝鍊、提升,不斷擴大影響。

七、推動教研管理改革,著力科研創新實現跨越發展

16.抓實教學研究。組織各校申報鎮級教研活動。配合縣局做好有關調研、視導工作,組織對有關學科質量測評並進行質量分析。

17.實施科研興教。組織進行市縣增補課題的申報,推進“微型課題”的申報和研究,認真落實好各級各類的論文評比工作,要力爭所有老師每學年都有文章發表或獲獎。

八、抓實作風效能建設,著力營造氛圍引領和諧發展

18.提高服務意識。組織進行一月一校“教學視導”和質量抽測,組織好期初、期中、期末三次督導。有關信息報送工作列入績效考核。

19.構建和諧校園。積極創建和鞏固市縣“最安全學校”,切實加強學校食堂管理,加強學校財務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確保校內和諧穩定。

20.創建滿意教育。抓好黨建,做好老幹部工作,關心離退休教師的生活。辦好人民滿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