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銷社系統工作會議講話

供銷社系統工作會議講話(三):

加快供銷社改造重組提高核心競爭力

一、堅持宗旨,準確定位,始終做到為農服務不動搖近些年來,供銷社在市場經濟發展中,經營出現了多元化,在服務“三農”中找位置。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為“三農”服務不是無償服務,企業化運作和為“三農”服務、助農增收並不矛盾,只要方法得當,路子對頭,完全可以做到互相促進,雙向受益,相得益彰。近年來供銷社發展的實踐也充分證明凡是與“三農”結合緊密,為農服務搞得好的時期,供銷社事業就興旺發達;反之,供銷社事業就遭受挫折。我想這應該是我們全體同志,尤其是供銷系統同志們必須首先明確的一個大問題。只有我們的改革、發展堅持了這樣一個大方向,供銷社才能找到生存之本。

二、認清形勢,搶抓機遇,切實加快供銷社的發展步伐

現在,供銷社的發展和改革走到了一個十分重要的時期。一方面是因為經過近幾年的艱苦努力,市供銷社工作的重心已從過去的奮力爬坡、全力清障、確保穩定開始轉移到服務“三農”、創新克難、加快發展上來,另一方面,我們迎來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機遇。新農村建設已經成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三農”工作的核心,成為全黨和全國的共同行動,大量的惠農政策和支農資金將投向新農村建設。特別是中央在今年一號檔案中,就加強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要求供銷社創新服務方式,廣泛開展聯合、合作經營,加快現代經營網路建設,為農產品流通和農民生產生活資料提供服務。這是對供銷社的巨大關心和期望,也是供銷社前所未有的重大發展機遇。供銷系統的同志們一定要樹立強烈的乘勢而上、改變面貌的責任心和事業感。

三、理清思路,把握重點,積極為新農村建設作貢獻

今年是“xx”規劃的起步之年,也是新農村建設的第一年。供銷社目前的工作重點是必須加快三個方面的轉變,就是要從主要承擔政策性業務的單位發展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獨立經濟主體,從單純流通領域的供銷合作發展成為農工商、產加銷多領域的全面合作,從單一的經營組織發展成為向農民提供經濟技術和文化多方面服務的綜合服務組織。全市供銷社系統目前面臨著“二進農村”、“二次創業”的艱巨任務。但是,這次創業不能再走以往的老路,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切實轉變增長方式,以市場為基礎,靠創新求生存。其中的關鍵,是要圍繞新農村建設,集中力量建好“三個平台”。

(一)打造組織平台,構建農村合作經濟組織體系。

1、要積極發展各類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全市各級供銷社要以供銷社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積極引導、加快發展以果、糧、蔬、奶、畜、土布等當地農業主導產業和特色農副產品為基礎的生產、銷售、運輸等各類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要主動聯合質監、農業等有關部門,利用專業合作社這一助農增收平台,加快推廣農產品的標準化、品牌化生產,大力引進、開發優良品種和先進技術,積極創造條件,牽頭組建“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主動承擔起組織、引導和服務的責任。

2、加大龍頭企業和基地建設力度,提升供銷社的帶動能力。要根據當地資源優勢、區位優勢、產業優勢,著力培育和發展農副產品生產、加工、銷售龍頭企業,並要著力同農民結成利益共同體,讓農民分享加工和銷售增值的成果,實現共同發展。要積極發揮龍頭企業作用,引導農民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安全、綠色名優農產品基地,組織農民統一種植養殖、統一加工、統一品脾、統一定價、統一銷售,促進農副產品加工增值。

3、加快實施基層供銷社的改造重組,增強供銷社發展後勁。供銷合作社能不能辦成真正的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活力強不強,為農服務工作做得好不好,關鍵在基層社。我市當前部分基層供銷社服務功能缺失,為農服務已力不從心。加快基層社的改造重組已經刻不容緩。要打破封閉陳舊的經營體制和行業、地區、所有制界限,面向社會,面向市場,廣泛吸收農民專業合作社、農產品協會、經紀人協會、社區服務機構和私營企業、個體戶加盟,發展壯大合作經濟。改造重組基層社一要堅持開放辦社,尤其要大力招商引資、引智、引才,吸引各類力量參與辦社,二要堅持分類指導,按照現代產權制度和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來改造重組。要結合各自的小城鎮建設,推進基層社布局合理調整,做大做強一批中心社、大社,不要貪大求洋,全面開花。要力爭用三年左右的時間,積極穩妥的完成全市基層供銷社的改造重組,形成新的核心競爭力。

(二)打造網路平台,構建農村現代商品流通體系。

當前,農村市場交易方式比較落後,消費環境比較差,損害農民利益的事件時有發生。解決這些問題,一要靠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加強監管,二要靠推進現代經營方式,逐步構建起農村現代商品流通體系,而這方面正是供銷社可以大有作為的地方。為此要突出在以下方面做文章,並且要千方百計做大文章。

1、著力推進連鎖經營。供銷社是農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要緊緊抓住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機遇,積極打造城鄉流通網路,為農產品進城創造便利通道。同時,要加快整合供銷系統網路資源,並通過業態創新,實現商品在農村的“雙向”流通:一方面把農民需要的物美價廉、適銷對路的日用工業品組織到農村;另一方面把安全、放心、時令的農副產品送到城市。當前要著力鞏固、延伸農業生產資料、生活資料、廢舊物資和煙花爆竹等供銷社傳統優勢行業的連鎖經營。要聯大靠強,以新合作秦王連鎖為主力軍,探索創建本地區的品牌連鎖店。通過商業的連鎖經營和商品的統一配送,加快供銷社由傳統經營方式向現代經營業態的轉變。

2、著力實施“放心”工程。各級供銷社在農資經營市場化的今天,仍占有主渠道的地位。要充分發揮農資供應主渠道的作用,利用系統內農資經營點多面廣、網路健全、倉儲設施齊備的優勢,積極實施化肥、農藥、種子等重要農資商品的“三放心”工程,充分展示供銷社在“控制農資價格過快上漲,確保農資商品質量”方面的重要作用。要把實施化肥、農藥、種子等“三放心”工程,作為重塑供銷社在農村市場競爭中優勢地位的突破點,進一步加強供銷社農業生產資料供應和管理的職能。

3、著力加快市場建設。充分利用供銷社現有場地、閒置資產興辦各類集貿市場。同時,要對現有市場進行改造,改變傳統的交易方式,提高農村市場服務與管理水平,把交易市場建成農村商品集散中心、信息發布中心。

(三)打造服務平台,構建農村綜合服務體系。

要積極發展農村社區綜合服務社。這是新形勢下供銷社完善服務網路的重要內容,也是服務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各級供銷社要利用基層政府轉變職能,實行政企事分開的時機,承接基層政府轉變轉讓出來的經營性、管理性和公益性服務項目,建立和完善農村社區綜合服務體系。要按照“市場運作、政府推動,開放辦社、因地制宜,先拓面、再提高”的原則,以供銷社為主體,動員各方面的力量,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辦好綜合服務社,努力為農民生產生活提供全方位、零距離、安全、實惠的便利服務。要通過連鎖配送把供銷社的銷售終端建在社區綜合服務社,基本實現農民購買生活資料、銷售農產品、培訓技術、維修小型農機具就近不出村。

辦好綜合服務社,要堅持與基層供銷社的改革改造相結合,與重組供銷社的經營網路相結合,與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相結合,與鄉鎮撤併、建設農村新型社區相結合,科學規劃,合理布點。要注重數量和質量的統一,注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在提升服務形象和服務質量上狠下功夫,使綜合服務社既充滿活力,又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四、加強領導,加大幫扶,促進供銷社改革發展的順利進行

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歷史條件下,供銷社是黨和政府的重要依託力量。各級黨委、政府要大力支持供銷社不斷推進改革和發展,積極解決供銷社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困難和具體問題。要把供銷社工作列入農村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理順供銷社領導管理關係,妥善處理供銷社企業改革、基層社改革的遺留問題,維護供銷社現有資產的集體所有制性質。各級政府在安排支農資金和項目時,要將供銷社列入考慮範圍,只要符合條件的,都要在資金和政策上予以一視同仁的扶持,政府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落實去年10月省政府辦公廳84號檔案精神,落實有關稅收減免政策,大力支持供銷社培育發展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和領辦行業協會,支持供銷社加快發展。

看過供銷社系統工作會議講話的人還看了:

1.供銷社開展“創業、創新、創優”活動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