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員工大會演講稿:用感恩的心 去面對生活

講究感恩和回報,這其中有一個人品因素,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好人結善緣,壞人種惡果。你待人誠,他待你真。董事長受人提攜當上了惠陽團委副書記,儘管後來下海經商,但他不忘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董事長對這位有著提攜之恩和知遇之恩的領導,無論是他當風光無限的縣太爺,還是現在做一般的處級領導,都會在逢年過節去探望他。使得這位領導感動得逢人就講:歐吉陽是唯一能二十多年從不間斷給我過節的部下。這個領導的話說的是董事長並不是一個見利忘義的商人,而是一個重情重義、知恩圖報、可以信賴的朋友。領導說話無意,但聽者有心,今後誰不樂意和重情重義、不奸不詐的董事長合作共事呢?

大家從五湖四海來到日升昌這個大家庭,這首先是一種緣份。老人說的“同船過渡八百年修” 就是這個道理。大家可能是這樣幾種情形會集在一起的:一是日升昌口碑好,到這裡跟著董事長和總裁增長見識,豐富自己的人生閱歷,學學做人的道理,尋求發展的機會;二是大樹下面好乘涼,衣食無愁,是個可以把自己託付的地方;三是初來乍到,自己人生地不熟,羽毛未豐,翅膀不硬,那么就先到日升昌來“”借屋躲雨,借水灣船,借山觀景。無論哪一種情形,在你的人生經歷中,日升昌從此在你的靈魂深處打下深深的烙印。有道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也許因為某個誤會,你選擇了離開;也許雨住了、水滿了、你的人生定位找準了,你選擇了獨立,和董事長、總裁一樣成為了法人和老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選擇無奈離開的,日後你會反思自己的待人處事以及工作能力不為人接受的缺陷究竟在哪裡?你會因此尋找到答案,在新的工作崗位上揭開嶄新的一頁;如果你因為獨立而選擇離開,請別忘記:你所以能夠獨立,是因為你在日升昌學會了怎樣尋找機遇、怎樣決策、怎樣策劃、怎樣預算、怎樣運作、怎樣和人打交道。所謂翅膀硬了,就是羽翼豐滿和具備了能力,而這些都離不開培養你成長的巢。這個巢就是日升昌,某種意義上來說,日升昌是一個經濟實體,又是一所黃埔軍校。

感恩在困境中幫助過你的人,是他們讓你堅定了信念。感恩在順境中忠言提醒你的人,是他們幫你校正了航向。感恩污衊你的人,是他們讓你知道正人先正己。

第四個話題:感恩的循環

感恩的循環故事一:在一個鬧饑荒的城市,一個家庭殷實而且心地善良的麵包師把城裡最窮的幾十個孩子聚集到一塊,然後拿出一個盛有麵包的籃子,對他們說:“這個籃子裡的麵包你們一人一個。在上帝帶來好光景以前,你們每天都可以來拿一個麵包。”

瞬間,這些飢餓的孩子仿佛一窩蜂一樣涌了上來,他們圍著籃子推來擠去大聲叫嚷著,誰都想拿到最大的麵包。當他們每人都拿到了麵包後,竟然沒有一個人向這位好心的麵包師說聲謝謝,就走了。

但是有一個叫依娃的小女孩卻例外,她既沒有同大家一起吵鬧,也沒有與其他人爭搶。她只是謙讓地站在一步以外,等別的孩子都拿到以後,才把剩在籃子裡最小的一個麵包拿起來。她並沒有急於離去,她向麵包師表示了感謝,並親吻了麵包師的手之後才向家走去。

第二天,麵包師又把盛麵包的籃子放到了孩子們的面前,其他孩子依舊如昨日一樣瘋搶著,羞怯、可憐的依娃只得到一個比頭一天還小一半的麵包。當她回家以後,媽媽切開麵包,許多嶄新、發亮的銀幣掉了出來。

媽媽驚奇地叫道:“立即把錢送回去,一定是揉面的時候不小心揉進去的。趕快去,依娃,趕快去!”當依娃把媽媽的話告訴麵包師的時候,麵包師面露慈愛地說:“不,我的孩子,這沒有錯。是我把銀幣放進小麵包里的,我要獎勵你。願你永遠保持現在這樣一顆平安、感恩的心。回家去吧,告訴你媽媽這些錢是你的了。”她激動地跑回了家,告訴了媽媽這個令人興奮的訊息,這是她的感恩之心得到的回報。

故事二:手術費=一杯牛奶

一個生活貧困的男孩為了積攢學費,挨家挨戶地推銷商品。

傍晚時,他感到疲憊萬分,飢餓難挨,而他推銷的卻很不順利,以至他有些絕望。這時,他敲開一扇門,希望主人能給他一杯水。開門的是一位美麗的年輕女子,她卻給了他一杯濃濃的熱牛奶,令男孩感激萬分。

許多年後,男孩成了一位著名的外科大夫。一位患病的婦女,因為病情嚴重,當地的大夫都束手無策,便被轉到了那位著名的外科大夫所在的醫院。外科大夫為婦女做完手術後,驚喜地發現那位婦女正是多年前,在他饑寒交迫時,熱情地給過他幫助的年輕女子,當年正是那杯熱奶使他又鼓足了信心。

結果,當那位婦女正在為昂貴的手術費發愁時,卻在她的手術費單上看到一行字:手術費=一杯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