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前的準備——如何保護自己的聲音

3、不要過度用嗓。不要尖叫不要在嘈雜的區域高聲講話。如果感覺嗓子發乾或者說話嘶啞,那就停止講話。講話的聲音要保持正常,不要過高或過低,低聲講話對於保護嗓音來說也是不利的。

4、不要過多地清嗓子。因為當您作這種動作的時候,氣流就會猛烈地震動聲帶,從而損傷聲帶。如果您覺得喉嚨難受,那么就小口地飲水或是吞咽。但如果您必須不停地清嗓子,那就去找醫生檢查一下,也許是反流性疾病、過敏症等疾病在作怪。

5、當您因為感冒或者感染而嗓音嘶啞的時候,儘量不要講話。

6.如何保護嗓子

咽喉既是正常呼吸必經之路,又是重要發聲器。所以人人都要注意保護嗓子,尤其是教員、演員、廣播員,更要注意。

首先要注意堅持室外活動,以增強肌體對疾病的防禦能力,避免咽炎、喉炎的發生。

其次是養成咽喉部衛生習慣。飯前飯後要作咽部清水含漱,平時多喝茶,保持咽部清潔。抽菸、喝酒要適度,否則會刺激咽喉部組強而產生慢性炎症。

如果嗓子發生不適、刺癢、乾燥或有燒灼感,可採用熱熏氣療法。方法是將口腔對著有熱氣的茶杯或茶壺呼吸,很快就可使不適現象消失。也可將複方安息香酊約三十毫升用沸水約五百毫升沖在一個大缸子中,對著熱氣呼吸。有可能還可採用菊花、金銀花或胖大海泡水當茶喝。 摘自《東方茶網》

【北京市西城區棉花胡同幼稚園教師 謝鷗 】一天下來說話多了,嗓子就很疼,而且有時候會咳嗽,咳嗽個不停。

【北京市西城區棉花胡同幼稚園教師 劉霞】有的時候就是比較乾渴,像厲害的時候就比較疼,咽唾液也挺困難的。

【解說】像前面兩位老師講的這種情況,經專家診斷是屬於慢性咽炎的症狀。慢性咽炎是十分常見的一種疾病,在教師和演員等用嗓子比較多的人群中發病率比較高。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 聶惠民】教師呢,因為經常要上課,用嗓音時間長,容易疲勞,精神也容易緊張,再有呢,工作的環境又有粉塵的接觸,所以對咽部都有刺激,因此教師當中慢性咽炎的發病率是比較高的。

【解說】許多老師一天課上下來,嗓子會有發乾、發脹、發癢、甚至乾咳、疼痛的症狀,也有的人經常會感到咽部有灼熱感或者異物感,按照專家的意見,這些都是慢性咽炎的表現,應該及時治療。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 聶惠民】有的老師的感覺是咽唾液的時候,感覺嗓子不舒服,而吃飯的時候沒什麼影響,也能咽的挺順利,有的時候因為工作忙了,他就不去看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是想提醒老師,只要你嗓子疼,有發癢、發堵、發脹這樣的感覺的時候,應該及時地去看醫生,及時地治療,以免引起其它的疾病。

【主持人】對於嗓子的自我保健,除了要注意合理的安排生活,注意休息外,最好不要吸菸、喝酒,還要防止粉塵等因素對咽部的刺激,另外,在飲食方面,我們也要提醒您注意選擇一些清淡、沒有刺激性的食物,而針對教師工作的特點,專家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 聶惠民】在講課的時候,不一定是全堂都是用高聲講授,講課的時候可以採取抑揚頓挫的聲音,這樣既可以增強講課的效果、吸引學生,另外也可以保護嗓音。下課之後,我想老師應該是避免高聲暢談,這樣給嗓子一個充分休息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