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戰勝演講大敵——恐懼

他木訥地呆在講台上足足十分鐘之久,局促不安而又羞澀得無話可談。當過了這尷尬而漫長的十分鐘後,他鼓起勇氣,逕自拿起講義,低著頭,一字一句地讀了起來,不敢抬頭看一眼台下的聽眾,聲音細小而含著濃厚的湘音。很快,準備一個小時講完的內容,他十分鐘就讀完了。這下怎么辦?大家都很疑惑。只見他呆呆地望著大家,一個字也說不出口,最後只好轉身在黑板上寫道:今天是第一次登台,人很多,我害怕了。

這是著名作家沈從文第一次登上講壇,面對眾多聽眾時的難堪現場,這次尷尬的表現,很長時間內成了好友的笑談。愛默生曾說:“在這世界上,最令人不堪的就是恐懼。”演講過的朋友也許都有同感,演講時,不怕沒有振聾發聵的主題,也不怕沒有引人入勝的材料,最怕的是心裡的恐懼滋生。

恐懼一旦來臨:人體腎上腺分泌增加,導致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毛細血管豐富的臉部就會變紅,大腦中樞神經出現暫時紊亂,思維不能正常進行,記憶出現暫時性失憶。表現在演講台上,就是精神緊張、手足失措、語無倫次。

據某高校調查,在所有選修演講課的學生中有90%深受恐懼之苦。就連很多職業演講家也坦言,他們從未徹底消除過恐懼的心理,在開口之前總會犯怯場的毛病,而且在最初的幾秒鐘一直處於這種狀態中。毫無疑問,恐懼是演講者的大敵,但它並不是不可消除的陰影,關鍵是如何找到克制恐懼的方法。

首先,我們要充分了解演講與成功的關係。明白了這一點,將會極大地增強戰勝恐懼的動力。美國思弗公司董事長亨利·布萊斯頓說:“與他人有效溝通的能力是一個人走向事業巔峰的寶貴財富。”卡耐基也曾說:“對成功的強烈渴望是成就一位優秀演講家的關鍵因素。”他在辦公室的桌上擺著一副克服恐懼的藥方——一張紙條,上面寫著:

要讓別人能夠明白你的思想和心情。學會向個人、集體、公眾條理清晰地表達你的思想、意見。在不斷地努力後,你會發現你給別人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

每一天,卡耐基都會讀至少一遍。是的,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成功的人,有所作為的人,演講是必備的技能。只有演講,你才能很好的向大眾表達自己的理念與思想。如果在大庭廣眾之下,連一句話都說得斷斷續續,怎能讓人信服?又會給人留下怎樣的印象?即使再有能力,也難得到大家的認同。因此,強烈的追求成功的欲望,是克服恐懼的利器。

其次,心理暗示是克服恐懼的好方法。

一個資深演講家曾經講過一個克服恐懼的方法:每個人在做事之初都會害怕,但是這時候,必須敢做敢為,就好像一點也不害怕。剛進入演講時,幾乎所有人都會有些莫名其妙的恐懼感襲來,這時候,需要我們不停地給自己暗示——我不害怕!熬夠了時間,就會發現開始的假裝變成了事實。

恐懼雖然是多方面的原因,可能是準備不足,也可能是經驗不夠,但無論怎么樣,你已經來到台上,怯場只能讓事情更遭。因此,當你發現自己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時,不要驚慌,暗示自己,讓身體迅速做出反應,一旦你控制了恐懼,你的思想會更加迅速,表達會更加流利。

再次,要抓住每一次實踐的機會。

有人問喬治·波拿德·肖是怎么克服在公眾面前演講的恐懼的。他回答:“就像我學滑冰一樣,固執地摔打自己,直到我習以為常。”肖恐怕是倫敦城裡最膽小的人之一。他總是在泰晤士河邊堤岸上來來回回走至少二十分鐘才敢冒昧地去敲門。最終,他找到了征服恐懼最可靠也是最便捷的方法。他下定決心把弱點轉化成最強有力的優勢。他投入了那個崇尚辯論的社會。在倫敦,公開辯論會他場場不誤,回回不顧一切地衝進唇槍舌劍之中。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社會運動中,到處演講不息。最後,他成為20世紀上半葉最自信最耀眼的演講家與雄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