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書記在慶祝教師節暨全縣教育工作會議的講話

所以,面對各地比學趕超、爭先進位的教育發展態勢,我們決不能陶醉於成績而稍有懈怠,決不能滿足於現狀而不思進取,讚揚越多越要謙虛謹慎,成績越大越要開拓進取。全縣上下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拓寬視野,居安思危、正視問題,充分認識教育改革發展面臨的巨觀環境和形勢要求,用戰略的、全局的、前瞻的眼光看待教育事業發展,認真研究解決好教育領域人民民眾最關心的突出問題,努力把靜寧教育這面旗幟舉得更高、把靜寧教育這個品牌打得更響,真正辦好民眾滿意、家長放心的教育。

第二個問題:關於加快統籌城鄉教育發展的總體考慮

“xx”時期,是我縣統籌城鄉跨越發展、加快富民強縣進程的關鍵階段。縣第十六次黨代會提出了夯實基礎增後勁、突出特色興產業、統籌城鄉快發展、保障民生促和諧的總體要求,明確了“突出六項重點、做強三大產業、建設兩大基地,推進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的奮鬥目標,描繪了今後五年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縣教育工作要緊緊圍繞全縣統籌城鄉發展大局,以促進教育公平為核心,以打造教育強縣為目標,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管理,持續改善辦學條件,統籌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努力推動全縣教育事業健康持續發展。

一、以促進教育公平為方向,著力改善城鄉辦學條件。統籌城鄉發展,最主要的是縮小城鄉差距,促進社會公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最關鍵的是資源公平、程式公平和機會公平,最根本的措施是最佳化教育資源配置,加快縮小城鄉教育差距。

一要合理調整學校布局。緊緊圍繞統籌城鄉發展的總體要求,按照高中向縣城集中、國中向片區集中、國小向鄉鎮集中、教學點向行政村集中、新增教育資源向城區集中、學前教育向農村延伸“五集中一延伸”發展思路,穩步推進學校布局結構調整,促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這裡要強調的是,在學校布局調整過程中,一定要堅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充分考慮學校實際情況和民眾意願,對一些具備調整條件的要進行合併,整合教育教學資源,對不具備條件、或者條件暫時還不成熟的,要予以保留,不能強行撤併,更不能搞“一刀切”。

二要最佳化教育資源配置。加快發展高中教育和義務階段教育,結合中國小布局調整和寄宿制學校建設,積極實施薄弱學校改造計畫,把教育資源配置向農村傾斜,向薄弱學校傾斜,逐步實現師資、設備、圖書、校舍的均衡配置,縮小區域、城鄉、校際間差距,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淡化民眾的擇校心理。積極爭取國家教育項目資金,加快推進城鄉教育基礎設施建設,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孩子,讓每一個孩子都有受教育的均等機會,每一個學生都能有學上、上好學。

三要協調發展各類教育。大力實施學前教育推進工程,進一步深化辦園體制改革,積極探索“公助民辦”的辦園模式,支持鄉鎮利用富餘校舍和社會資源改擴建或新建鄉鎮幼稚園,在閒置、富餘校舍開辦幼稚園、幼兒班,切實滿足城鄉學齡前兒童接受學前教育的需求。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依託果品、畜牧、紙箱等優勢產業,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合理設定專業,配套完善設施,努力培養一批實用型、技能型人才,不斷提高職業教育的發展層次和水平。

二、以加強師德建設為關鍵,著力提升教師隊伍素質。“國運興衰繫於教育,教育興衰繫於教師”。當前,無論是從優先發展教育的角度還是從解決教育突出問題的角度,都必須抓住師資隊伍建設這個根本,努力培養和造就一批教學骨幹、教學名師和學科帶頭人。

一要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是加快教育事業發展的根本保證。要嚴格落實教師準入、“凡進必考”、新錄用教師服務基層學校等制度,嚴把入口關,真正把省內外師範類院校優秀人才選拔到教師隊伍中來,堅決杜絕專業不對口的人員進入教育系統,不斷提高教師隊伍專業化水平。要積極推動城鄉教師合理有序流動,通過公開選調、輪崗培訓等方式,把長期服務基層、師德高尚、業績突出、愛崗敬業的優秀教師選拔到到城區學校任教;通過推行教師職稱評定基層任教服務期制度,落實聘任契約管理、末位淘汰制度,讓城區教師下到農村中國小服務鍛鍊,使城鄉教師資源交流呈現常態化。廣大教師必須摒棄“十年寒窗、終身受用”的觀念,積極適應教育改革發展潮流,把學習貫穿於自己的一生,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提高業務能力和教學水平,做到胸中有教材、眼中有學生、心中有教法,努力提高適應新課程、駕馭新課堂的能力,不斷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