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書記在慶祝教師節暨全縣教育工作會議的講話

二要培養學科帶頭人和名師。俗話說,名師出高徒,一所學校如果沒有一大批兢兢業業、樂於奉獻、素質精良、業務過硬的優秀教師群體,就不能建成一流的學校。各級各類學校要把青年教師的培養作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新的增長點,對有潛力的教師進行重點培養,通過外出學習、掛靠名校培訓、到名校觀摩等多種形式,創設環境、提供舞台,交任務、壓擔子,加快培養一批專業化的年輕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同時,要高度關注教師的成長,適當地給骨幹教師減負,關注他們的身心健康,發揮他們的引領作用,讓他們成為校本培訓過程中的帶頭人。

三要弘揚教師的敬業奉獻精神。高尚的師德是一面鏡子,是對學生最生動、最具體、最深遠的教育。廣大教師要增強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把教學作為首要任務,自覺加強師德建設,大力弘揚優良教風,努力提高業務水平,積極探索和實踐教育教學規律,關愛學生,嚴謹篤學,淡泊名利,備好每一節課,講好每一堂課,閱好每一本作業,組織好每一次活動,以崇高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以淵博的學識魅力教育學生,以高尚的師表風範引導學生,努力做文化知識的有效傳授者、精神靈魂的不倦塑造者、人格修養的積極錘鍊者、為人處事的示範帶頭者。

三、以提升教育水平為重點,著力加強管理隊伍建設。學校管理隊伍是學校改革發展的決策者、組織者和推動者,各類學校要把管理隊伍建設放在重要位置來抓,真正讓懂教育的人來管教育。

一要造就一批名校長。選準一個好校長,就能辦好一所學校。要嚴格落實校長競爭上崗、公開選拔等工作機制,堅持從教學一線和優秀教師中選拔,真正把那些善於學習、精通業務、能力出眾、成績優異的名優教師選拔到校長崗位上來,堅決遏制“官本位”思想和學校領導行政化傾向。要健全校長考核評價機制,把對校長的考核評價和對學校的考核評價緊密聯繫起來。要加大對校長的培訓力度,創造機會讓校長走出去掛職鍛鍊,外學內創,提高能力,培養一批名校長隊伍,以名校長帶動名學校。

二要建設一個強班子。把學校班子建設作為加強學校管理的重要抓手,堅持從一線和骨幹教師中選拔學校領導班子成員,真正把師德優良、業務精通、成績突出、富有創造力的優秀教師選拔到學校領導崗位上來,著力把各級各類學校的領導班子建設成為引領學校發展的中流砥柱。

三要形成一個骨幹管理層。充分發揮年級組、教研組在學校管理、教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選優配強教務、政教、教研等中層管理人員。各級各類學校都要結合各自際,合理設定教研機構,精心培養選拔一批學習型、服務型、專業型教研人員,引領廣大教師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類教學研討、教學質量分析等活動,真正把教研組長、年級組長打造成學校教學管理的中堅力量,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教師業務能力奠定堅實基礎。

四、以推行素質教育為主線,著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質量是教育的生命線,是教育發展的硬指標和核心競爭力。靜寧教育發展到今天,各級領導和全社會廣泛關注,形勢逼迫我們只能前進、不能後退,質量只能提升、不能滑坡。

一要注重學生全面發展。堅持文化知識學習和思想品德修養的統一、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的統一、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的統一,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大力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健全德育工作機制,抓好安全教育、法治教育和國防教育,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工作網路。深入開展“陽光體育”工程,加強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努力造就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四有”新人。

二要紮實開展教學研究。質量要提升,教研是先導。各級各類學校要強化科研興教、教研興校的意識,大興教學研究之風,積極組織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教研教改活動,積極構建富有靜寧教育特色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要設立教育科研基金,配強力量,組織教研人員深入學校、深入學生、深入課堂試點研究、指導教學,切實提高教育教學研究的針對性。要修訂完善教育質量考核評價辦法,真正建立起教書與育人並舉、過程與結果並重,有利於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評價機制,激勵和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要推進高中課程改革。高中新課程改革已全面實施,大家都站在了同一個起跑線上,誰在這方面搶占了先機,誰就占領了教育發展的制高點。從我縣教育發展情況看,靜寧教育品牌源於聯考質量的提升,在學生人數逐年減少特別是復讀生人數大幅度減少的情況下,如何實現靜寧聯考質量由“量變”躍升到“質變”,是我們必須正視並要下功夫研究解決的課題。教育部門和各高中要牢固樹立“一年聯考三年抓”、“一年聯考全程抓”的思想,深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切實加強教育教學管理,大幅提高應屆生上線率和尖子生比重,力爭向全國名校輸送更多高素質人才,進一步擴大靜寧教育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