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慶祝教師節暨表彰大會講話稿

3、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發展能力不強。發展職業教育,就是為了保證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目前,我縣職業教育離“讓每個人出彩”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現在xx發展很快,工業園區的硬質合金、綠色照明等一些企業,很多都需要一線的技術人才,我們要在職業教育中做好結合,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這一點要向德國學習,在德國男人的家裡,不光有書房,還有一個工具房,隨時可以鍛鍊動手能力,所以德國的製造業全世界一流。

同志們,我們分析形勢、剖析問題,是為了更好地找準問題癥結,瞄準發展目標,我們要始終堅信:“信心永遠比黃金更重要”。我相信,只要全縣上下團結一心,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沒有爬不上的坡,沒有越不過的坎。

二、學為人師、行為世范,辦人民滿意教育需要所有教育人為之付出不懈努力

一個孩子就是一個家庭的希望,億萬個孩子就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希望,我們的最大幸福就是把xx的孩子送往理想的彼岸。

第一,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教會學生做人的道理。教師不光要教知識,更要教做人,要增強學生的“三種意識”:

1、要有上進心。現階段社會上流行一種“讀書無用論”,造成人們對讀書的現實功效產生否定與懷疑。我們要反對“讀書無用論”,教育我們的學生和孩子,接受教育,認真讀書,才是正確的出路。我認為,讀書首先是增長知識,明白做人的道理,然後知識會變成見識,還會變成幹事業的膽識。但是,沒有知識就沒有基礎,所謂“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假如不靠讀書,不知進取,怎么知道有這樣一個提高自我的路徑呢,所以,讀書是一種文明的傳承,是一種自我的升華。

2、要有感恩心。現在的學生和年輕人不容易,以前農村大學生畢業分配工作後,可以自力更生,還可以寄點錢給父母,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現在大學生要自己買房和結婚確實很難。之前有一個很熱門的詞叫“啃老族”,這類人有謀生能力,不少還是大學生,卻仍未“斷奶”,不願吃苦,得靠父母供養。“啃老族”不僅是家庭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更是一個現實的教育問題。所以,在平時要教育我們的學生和孩子,要懂感恩,用自己的努力來感恩父母和社會,要樹立艱苦奮鬥、吃苦耐勞的良好品格,學好知識、打好基礎,做好準備為國家、為社會、為家鄉的建設貢獻力量。

3、要有愛國心。幾年前,美國中情局制定了“和平演變”我國的《十條戒令》,曾引起各界的思想震動,其中重要的兩條就是針對我們的青少年,裡面談到:“要儘量用物質來引誘和敗壞他們的青年,鼓勵他們藐視、鄙視並進一步公開反對他們原來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別是共產主義教育,讓他們青年的頭腦集中於體育表演、色情書籍、享樂、遊戲、暴力及犯罪性的電影,以及宗教迷信”。這是多么危險的信號,所以,我們要教育和引導孩子們,要有愛國之心,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保持積極向上的良好精神面貌,建立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希望和憧憬,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第二,教育的成敗取決於能否創造公平的教育環境。公平正義是社會的本質要求,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要在教育公平上多想辦法、多做實事,做好“三個方面”:

1、守住底線。就是要讓每個孩子有學上。教育是最基本的公平,要聚焦困難學生群體,解決他們上學面臨的實際困難。目前,全縣還有很多貧困學生和留守兒童,據教育部門統計,全縣義務教育學校共有留守兒童2862名(其中國中678名、國小2184名)。我們要加大留守兒童的關心關愛力度,縣關工委做了大量的工作,製作了留守兒童聯繫卡,下一步要不斷健全農村留守兒童的關愛服務體系,圍繞留守兒童的安全、學習、情感等提供有效服務。要保障貧困家庭學生平等接受教育,加大各級的幫扶力度,增強貧困家庭脫貧致富能力,不讓一個孩子因家庭貧困而失學。

2、強化基礎。就是要不斷改善辦學條件。收入不公平影響一時,而教育不公平影響一世。應該看到,xx農村的一些學校辦學條件還比較薄弱,師資力量還不強,我們還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根據全縣教育基礎設施建設計畫,今明兩年,要重點抓好縣第二國小生活區(食堂及學生宿舍)及體育運動場建設項目,要加快推進全縣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項目,按照《江西省普通國小基本辦學條件標準》,把我縣辦學條件相對薄弱的3個教學點、7所村小和7所村完小改造成標準化學校。

3、提升水平。就是要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好的教學方法影響孩子一生,好的老師學生一輩子都記得。xx總書記曾說過,每個教過他的老師,他都記得老師的樣子。可見,老師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至關重要。我們要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就要採取有效的措施,切實把教學質量提上去。要加強教師培訓,積極組織開展各類培訓活動,增強育人意識,提高專業水平。要加大教師招聘力度,切實解決偏遠農村學校師資力量不足和學科結構不合理的問題。要創新教學方式,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資源,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要進一步最佳化學校布局和教育資源配置,實現教育公平、提高辦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