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市教師節表彰大會講話稿

同時,要全面深化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使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幾千年前,孔子就提出了“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強調對待教育對象要一視同仁,區別不同性格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方法教授知識。我們現代教育,更應該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尊重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差異,挖掘他們的潛能,真正讓不同類型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和進步。要把素質教育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深化課程和教學改革,積極探索減輕中國小生課業負擔、推進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方法,開發實踐課程和活動課程,提高學生操作能力和綜合素質。

三要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教育體系,為學生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環境。學生在家庭中接受撫養,在學校里享受教育,在社會上體驗處世,其成長離不開家庭、學校和社會,就如同植物離不開土壤、水分和陽光。學校、家庭、社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應從自身的特點出發,發揮各自不同的教育功能,形成多層次、全方位、一體化的教育體系,相互配合,相互促進,努力做到學生校內校外有人管,形成良好的社會全員育人氛圍,使孩子們在校做個好學生,在家做個好孩子,在社會上做個好公民。我們xx是著名革命老區,八年抗戰鑄就了以“不怕犧牲、不畏艱險,百折不撓、艱苦奮鬥,萬眾一心、敢於勝利,英勇奮鬥、無私奉獻”為核心的偉大太行精神。太行精神是太行軍民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民族之魂,是我們黨的寶貴財富,更是我們上黨老區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他永遠都不會過時,特別是在當今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時期,太行精神是我們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最生動教材。我們要按照xx總書記“四個始終保持”的要求,把繼承和弘揚太行精神作為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內容,充分利用我市豐富的紅色革命傳統教育資源,組織廣大師生開展內容豐富多彩、形式靈活多樣的主題教育實踐活動,讓紅色基因融入包括青少年在內的全體人民血脈中,成為年青一代健康成長的豐富營養,讓太行精神在上黨大地這片熱土上代代相傳,在新的歷史時期綻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二、注重德能兼備,著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

xx總書記在與北師大師生座談時指出,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重要,就在於教師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希望廣大教師按照習總書記的要求,爭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以學識魅力教育和啟迪學生,以人格魅力薰陶和影響學生,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切實擔負好培養人才、夯土築基的重任。

一要以身立教,為人師表。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自己的學識、閱歷、經驗點燃學生對真善美的嚮往;要從學生生命成長的高度去思考教學,探求真理,傳播文明,播種希望,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努力做學生喜歡、家長滿意、社會放心的優秀教師,做一個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靈魂工程師。

二要厚愛育人,服務學生。愛是教育的靈魂。要真心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讓愛心充溢校園,用真言、真理、真行教化學生,用真情、真心、真誠感化學生,把師愛貫穿到教育的全過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要在全市教育系統牢固樹立“教育就是服務”的理念,增強服務意識,端正服務態度,提高服務水平。教育行政管理部門要為基層學校服務,學校要為教師服務,共同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努力建設服務型教育。

三要刻苦鑽研,勇於創新。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時刻保持“充電”狀態,及時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提高育人本領,更好地勝任傳道授業解惑的多重需要。要積極探索教育教學規律,以轉變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為突破口,轉變角色,更新理念,學會主動工作,爭做課改先鋒。

三、注重支持保障,著力形成推動教育發展的強大合力

教育是全社會的事業,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教育的改革發展、學生的健康成長、教師工作生活條件的改善,都離不開全社會的關心和支持。各級黨委、政府要從戰略高度來認識教育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來抓,滿腔熱情關心教師,改善教師待遇,關心教師健康,維護教師權益,使教師在崗位上有幸福感、在事業上有成就感、在社會上有榮譽感。市級媒體要組織專題採訪活動,讓優秀教師、教育工作者上報紙、上電視、上網站,用典型事跡影響和帶動教師團隊,用突出事例引領xx教育教學的良性發展,讓崇尚知識、尊師重教在社會上蔚然成風,進而推動宜學xx建設紮實開展。各級各部門要真正把教育優先發展落實在行動上,及時幫助協調解決好教育工作和教師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做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優先安排教育發展、財政資金優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資源優先滿足教育需要。特別是公安、安監、工商、藥監、文化執法等部門,要加強校園周邊環境整治,大力開展平安校園建設,為廣大師生創造良好的學習、工作、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