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全縣語文教師培訓會發言材料

樹立大語文觀,有時候語文與生活是可以劃等號的。所以我們語文老師不但要有豐富的文化知識,我們還要善於觀察生活,聯繫社會,視野要開闊,讓我們的學生覺得他的語文老師是一個博學的人,他的語文課是一門融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的充滿魅力的學科。

4、打造魅力課堂,展現語文風采

(1)、課堂上普遍實行茶館式教學,倡導開放式教學。營造一種和諧、民主、輕鬆的課堂。老師站在學生中間,一步步引導學生思考,甚至老師的思維經常性地被學生牽著走,師生在課堂上良性互動,經常達到豁然開朗的境界。老師在教學中經常有高峰體驗,體會到為人師者的幸福。而學生,在不斷的柳暗花明、豁然開朗中,不斷走向新的知識境界。讓學生體會出語文課獨特的魅力,

(2)、追求詩意化的語文課堂,讓語文課堂充滿歡聲笑語。教師的課堂語言,追求詩意表達,著重營造構建美好的語文課堂教學氛圍。這要求我們語文教師平時要廣泛的閱讀,不光要讀名著,還要讀時文,使自己的語言有深刻性,又有時代性,讓我們的語言似涓涓流水,學生聽後如沐春風。同時,在課件設計、課堂步驟設定、課堂結構構建等方面,力求詩化效果。最終達到上語文課就是一種藝術的享受。

(3)、打造深度語文課堂。在教學過程中,要讓課堂激盪生命的活力,同學們的思維有多遠,就要讓語文課堂的翅膀飛翔得多遠。激勵學生,對文本不斷進行深度解讀。打破成見,鼓勵創新;突破常規,鼓勵冒險;驅除膚淺,力求深刻。打造深度課堂,激盪學生思維,煥發生命活力。甚至讓學生在解讀文本中構建自己頭腦中的“第二文本”。怎樣做才能在解讀文本時又高價值的生成?首先要以思想的創新求生成,教師應該善於發現教材中的疑點,教師應該正確選擇利用教材的資源點,提倡多元解讀,讓學生融入自己的情感體驗。教師的評價也應隨之採用多元化評價。這樣由於我們的課有了深度的理解,有了思想性,每節課都會使學生覺得有所獲,甚至對新課有了期待性,

(4)上出語文味

語文課要上出語言味、文學味、文化味,把握文本中的美點。這就要學生更多地面對文本,揣摩詞句,感悟文中的語言點,讀細、讀深、讀透讀出新意、深意,學生閱讀做到兩點:一是獨立,教師先不讀,學生面對文本,進行原聲派、綠色閱讀,讀出文本的原汁原味,而不要受到來自任何方面的影響;二是獨到,在獨立閱讀的基礎上獲得獨到的體驗,要上出語文味,教師的引導要正確、適度。聯想要放得開,收得攏,不能根據個人的知識的多寡,個人的喜好,把語文課上成政治課、歷史課、地理課等。

在所有教師中語文教師應該是情感最豐富、激情最強烈的人,用自己的激情激活學生的熱情,(如抗震救災捐款時)用自己的豐富情感體驗教會學生如何做有深度的思考。

5、利用校本課程,助推語文發展

目前,很多學校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還是空白,,我們不願搞校本課程的開發,這是因為我們在追求成績的過程中,精力過度集中在單一的教材上,沒有認識到校本課程所起的作用,不願在上面花費時間和精力,甚至不願去嘗試,而臨沂五中的經驗讓我看到我們視野的狹窄,我們身邊的好多課程資源被我們所忽視,尤其我們語文上可以利用的資源很多,無論是素材性資源還是條件性資源,校內資源還是校外資源,自然性資源還是社會性資源,(在奧運會上的事例我們可以開發,如舉重隊的拼搏精神,男子桌球隊感恩教育,劉翔對生命的尊重,俄羅斯和喬治亞女子設計和諧教育等等)這些我們完全可以作為校本課程利用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