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長在教師集訓大會上的講話

同志們,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意義深遠、責任重大、任重道遠,要聚精會神、全心全力抓好這“六大教育”。抓好“六大教育”是今後一個時期我縣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務,也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有效載體。

五、抓好四項重點工作

結合“六大教育”的要求,以及最近的工作部署安排,再強調一下省級示範創建、教育理念、師德師風和“課內比較學、課外訪萬家”活動等四項工作。

一是積極爭創省級示範。從去年開始,我們縣一中就提出創建省級示範高中的工作任務。提出這個目標要求,首先是形勢發展的要求,過了明年省級示範學校評選活動就要關門了,而我們黃岡市縣市區一中還只有我們不是省級示範。其次,從國家重點大學自主招生情況看,沒有省級示範這個招牌,就沒有自主招生推薦名額的門票。再次,各級領導和社會對我們一中給予了很大的期望,這個期望讓我們無法迴避。此外,從學校自身發展來看,也是加快學校發展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們的辦學條件受到限制,教師待遇也不高,這些都強烈要求我們積極爭創省級示範高中。因此,我們一中創建省級示範高中是別無選擇的,大家必須統一認識。早在去年,我們就拿出了創建工作實施方案,這個方案科學可行,要結合實際逐步推進。在硬體建設上,我們可以先將“五室”搞起來,把教育教學設備設施配起來。至於校園建設這一塊,等城區學校布局規劃確定後再搞。在軟體建設上,還是要花大力氣,要捨得投入;特別是要加強學校文化建設,營造濃厚的氛圍,形成獨特的校園文化特色,用校園文化薰陶人、教育人、影響人和塑造人。在創建中,要加大宣傳力度,動員全校力量、甚至全社會力量參與創建工作;要精心部署,紮實推進,制定好日程安排表;要科學決策,創新思路,提升創建水平。希望這個任務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早日實現。

二是大力轉變教育理念。推進新課程改革、實施《教育規劃綱要》、開展素質教育是基礎教育教學的主要工作任務。要落實好、完成好、實現好這些工作任務首要的是轉變教育理念。要加強學習,深入理解正確的育人觀、教學觀、質量觀、學生觀的內涵和本質,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

第一,樹立正確的育人觀。學校是育人的基地,首要的是要明白我們的教育要培養什麼樣的人?正確的育人觀是以人為本,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成長的內在規律,一切以學生的成長為本,促進學生健康、全面、和諧發展。在素質教育的理論框架下,以愛為槓桿,嚴慈相濟,精心呵護,關心學生,健康成長;讓學生學會知識技能、學會動手動腦、學會生存生活、學會做事做人,培養學生終身發展的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幸福生活奠基。拋棄狹隘的人才觀,規避短視行為,搞違背教育規律的事情。

第二,樹立正確的教學觀。新教學觀的核心是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改革課堂教學模式,變灌輸式教學、填鴨式教學為主動式教學,大力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打造高效課堂,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讓學生愉快學習。要積極學習洋思中學教學改革,開展“先學後教”、“當堂訓練”,讓學生主動學習,在實踐學習中培養創新精神和能力。

第三,樹立正確的質量觀。正確的質量觀要關注人的全面發展、個性發展、終生髮展,而不僅僅是考試成績和升學率。全面發展就是在德智體等方面兼顧發展,切忌用智育代替一切的錯誤做法。個性發展就是根據不同學生的個性特徵,因材施教,因需施教,滿足不同個體的發展,讓每個學生個體都得到個性化的發展。社會輿論批評教育是育人的工廠,培養的學生都是千人一面、萬人一言,都是一個“樣子”。這要引起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和反思,要認真考慮教育個性化的問題。學生終身發展能力是學習型社會的迫切要求,是學生持續發展的現實要求。因此,教育教學更應該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主動精神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滿足學生不斷學習、不斷發展、不斷進步的需要。現在,很多教師都緊緊盯住學生的考試成績不放,用學生的考試成績衡量、評判學生的一切,這對學生是不公平的。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只是一個方面,不能以一當百、以偏慨全;更應該關注學生的發展潛能,因材施教,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更好的發展,這才是教師的根本任務。

第四,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新的教學觀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主導、是師生共同學習中的首席。因此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認真研究學生個性特點,分析學情,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組織教學。要努力客服“本本主義”、“經驗主義”,以傳統思維、固定思維鎖定學生,特別是要避免用老眼光看待學生,否則學生的終身學習成長大事就要毀滅在教師慣性思維的桎梏之中。樹立科學的學生觀還有一條十分關鍵的要求,就是要愛生如人、愛生如生、愛生如友、愛生如子、愛生如己,真正把學生當人,而不是“盛裝知識的容器”,不是為某一特定社會作準備,更不是“自己晉職升遷的台階”。這樣就會認真對待學生的學習成長,就會認真研究和解決學生的一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