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進教師崗前培訓開班儀式講話稿

為了保證這項工作積極推進,學校成立了院系整合最佳化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專業和院系整合工作。目前,新建院系的師資調整、資產分割、幹部選配正在穩步推進,新學期開學以後,新院系將會正式運行。客觀地說,經過調整,原有的工科院系發展方向更加明確,有利於集中精力辦出專業特色,在相關領域取得更高的教學和科研成果;同時,有利於創設新的增長點,有利於突出學科特色、集群發展。

第三件事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是推動學校發展的核心力量。有了一流的師資隊伍,才能建設一流的學科,創造一流的科研成果,培養一流的人才,這是世界的共識,也是我們學校的發展要求。學科專業建設、博士單位立項建設、更名大學,最關鍵的因素就是人的因素,沒有人才,就難以實現辦學水平和辦學層次的提升。因此必須要把師資隊伍建設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考慮。

去年9月份,我們對學校師資情況做了詳細的調查。經過對數據的比較分析,主要存在的問題是:1、師資隊伍整體數量不足。學校生師比是22:1,與“xx”規劃和更名大學的條件要求18:1,還有很大的差距,專業教師隊伍的數量需進一步增加。2、具有博士學位教師比例偏低,尤其是青年教師博士比例偏低。根據學校“xx”發展規劃,到XX年,學校博士人數要達到500人,其中博士點建設學科、博士點建設支撐學科中專任教師博士比例分別要達到75%、60%,差距很大,任務艱巨。3、青年教師比例偏高,青年教師的科研能力和教學水平需要進一步培養和提升。

針對存在的問題,去年10月份,學校出台了一些列高層次人才引進和培養計畫方面的政策措施,對學校建設高層次師資隊伍進行了全面規劃和設計。主要包括:引進海內外優秀博士等高層次人才、青年教師提升學歷學位層次、設立校特聘教授制度、中青年教師的國際化培養等。10月份,學校開展了XX年度校聘教授選拔評審。聘任了42位校特聘教授,其中一崗教授11人;二崗教授15人;三崗教授(也就是校優秀青年學術人才)16人。一級校特聘教授的培養目標是力爭成為xx省特聘教授、中原學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院士候選人等高層次人才;二級校特聘教授的培養目標是力爭成為省特聘教授、中原學者等高層次人才;三級校特聘教授培養目標(校優秀青年學術人才)是力爭成為校二級特聘教授、省青年骨幹教師、省學術技術帶頭人等高層次人才,主要是針對剛入校的青年博士設立的。

今年,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的成效初步顯現。截至目前,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6項、社科基金項目4項。另外,根據科技廳內部訊息,我校獲得聯合基金6項,合計36項,這是輕院歷史性的突破。36項國基金項目中,青年基金24項,占到了三分之二,這充分說明,學校的人才紅利正在釋放,發展後勁正在增強。目前,學校已開始制定XX年人才引進計畫,各院系的論證報告已經報送人事處。XX年引進博士已到崗88人,目前學校具有博士學位教師達到387人,年底博士數可突破400人。XX年,我們計畫簽約博士不低於130人,確保到XX年底博士數達到500人以上,實現學校“xx”人才隊伍建設目標。

第四件事是校園基本建設。

相信大家已經看到,xx校區目前正在進行拆舊建新的大規模改造,科學校區三期工程建設也正如火如荼。學校目前是兩校區辦學,xx校區535畝(含家屬院),科學校區981畝,總建築面積56萬平米。學校目前辦學規模是23000人,其中xx校區計畫安排在校生11000人,科學校區在校生1XX人,根據教育部關於大學設定的指標體系,我們在生均建築面積方面還有較大差距。學校領導班子經過慎重考慮和認真調研分析,決定在建設科學校區三期工程的同時,對xx校區進行整體規劃改造。這是根據學校長遠發展戰略作出的一項重大決定,目的是滿足學校未來發展和辦學空間拓展的需求。未來3-4年,學校將集中精力、堅定不移推進兩校區建設。

科學校區方面,三期工程6.5萬平方米的建設任務,主要包括工程訓練中心、體育館、研究生公寓、校醫院、後勤樓等單體建築,爭取下半年開工建設。

xx校區規劃改造計畫拆除西一樓、學生食堂、校醫院、游泳池等臨時建築和部分老舊建築,重新規劃設計部分區域,建設高層學生宿舍、學生食堂、工程訓練中心、藝術設計大樓及其附屬建築。4月份,省發改委批覆了xx校區規劃改造的請示,同意保留已有建築13.75萬平方米,新建建築17.75萬平方米。目前,xx校區改造的總體設計已經完成招投標工作,同濟大學建築設計院已經完成了規劃改造的總體設計,學生食堂、校醫院及其附屬建築已經拆除,預計建設工作年內將會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