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做“四有”教師演講稿: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

爭做“四有”教師演講稿: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

各位領導,老師,你們好,我要演講的題目是《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

1990年8月31日,我走進了xx師專的大門,從此成為了一名思政人。1992年2月12日,經程xx老師介紹,我邁進了黨組織的大門,實現了多年來我入黨的夙願。回首過去,我在這裡已經工作了二十四年。這些年,既是我青春飛逝,容顏變老的過程,更是我不斷成長進步、收穫桃李滿園的過程。下面,我就結合自身經歷,從四個方面盤點這些年來我的工作及成長曆程。

一、昂揚向上,奮發圖強

毛澤東主席曾經說過:人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有道是:“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那么,我所追求的精神狀態就是昂揚向上,奮發圖強。1990年,大學畢業後的我被分配到了xx師專德育教研室工作。坦率地說,從事思政課教學並非是我的最愛,我很喜歡歷史,本以為會被分配到歷史系當一名歷史教師。雖然,我不能擇己所愛,但我一定要愛己所選。在我從事思政課教學的時候,社會上有許多人對思政課教學有偏見,認為思政課就是枯燥無味的課,可有可無。但我始終認為:一個人講什麼課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怎么講。“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因此,從那時起,我便立下一個志願:無論我遇到什麼困難,我都要昂揚向上,奮發圖強,並力爭通過不斷的努力,做一名深受大學生歡迎和愛戴的優秀思政課教師,做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踏上了探索和改革的征程。

二、改革創新,與時俱進

為了積極打造“魅力思政課,學習新感覺”,努力實現把思政課建設成為大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畢生難忘”優秀課程的目標,我和我的同事們積極探索,銳意改革了20餘年。經過我們的嘗試與總結,逐漸形成了符合高職生實際的教學理念和教學原則。即在教學中,我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借鑑多元智慧型理論,充分發揮政治理論社團可持續育人載體功效,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同時,堅持以傳授知識為基礎,以培養能力為本位,以德育教育為目標的教學原則,融知識性、趣味性、思想性和時代性於一體。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寓教於樂,娛樂易學”。我們堅持“充分挖掘學生潛能,幫助學生改變命運”,並積極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鍛鍊,在鍛鍊中成長”。以12學前4班的邢雲爽同學為例,她是支教團中第二批支教員,她曾在第一次支教中受到挫折(課講得沉悶)。回來之後,她認真研究,努力備課,並在老師的培訓及引導下,在一年的支教活動中迅速成長。現在的她不僅課講的好,而且還成為了支教明星,受到鄉村國小孩子們的熱烈歡迎和愛戴。在支教活動中,她不僅提高了專業技能,也提升了寫作能力,並養成了及時撰寫支教日誌的良好習慣。此外,她還在支教過程中找到了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並計畫考取舞蹈資格證書。

在長期的思政課教學改革中,我們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基本上實現了“課內教學特色化、課外活動多元化、考核方式娛樂化”。在考核中,我們在採用了新聞播報,一站到底,心有靈犀,匯報表演等豐富多彩的考核方式的同時,還創新採用了寢室故事座談會的考核方式。此外,XX年,我受黨委領導的委託,牽頭組織創建了我院唯一的政治理論社團——知行社。目前,知行社團已發展成為思政課實現可持續育人和實踐教學的重要載體。八年來,我們已經培養了七千餘名社團成員,數百名優秀社團幹部,如今他們已成為各條戰線上的骨幹力量。我在日誌中為他們撰寫了專題日誌:《榜樣的力量》,以激勵一代又一代的知行人不斷前行。

我很喜歡這樣一則廣告語:高度決定視野,角度決定空間,位置決定影響,平台決定未來。知行社團的創建,為我院廣大青年學生搭建了一個展示自我,鍛鍊自我,發展自我的一個重要平台。在社團建設中,我們設定了六大部門和四個團,開展了七個活動欄目(一站到底、縱論天下、社團講壇、周末放映場、老鄉會、周末文藝場、知識講堂),“進了知行門,永遠是知行人”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昂揚向上,奮發圖強”也逐步發展成為了社團精神。

為了拉近我與社團成員之間的距離,我經常利用業餘時間陪孩子開展各種活動。為了解學生對思政課教學的意見及建議,我帶領社團幹部走訪學生寢室,傾聽學生的心聲,並幫助學生解決存在的問題。為了加大對社團的宣傳力度,於XX年,我為社團開通了部落格,並承擔了五年的更新維護工作(從XX年起,開始由郭曉丹老師負責修訂學生撰寫的稿件並上傳更新)。目前,社團部落格已發表了社員原創作品440篇博文,創建了519個相冊,上傳了數萬餘張社團活動照片,有效地促進了知行社團文化的形成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