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17天在初三教師會上的講話

中考考前15天,是中考備考的關鍵階段,也是複習備考的綜合訓練階段。如果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準備把握自我薄弱點,運用科學的複習策略,對大幅度提高總分,甚至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好結果是完全有可能的。

1、抓好複習時間管理。

在 後期備考階段,複習的管理很有學問,學生自己要有精細的規劃,合理安排時間。複習中不要在某個知識點或某道題上卡住,打“持久戰”。要著力理順兩個“時間比例”關係。第一,要正確處理好學習與生活、鍛鍊、娛樂等之間的時間比例關係。學生和家長都要認識到“疲勞戰”決不能提高複習效益的。其二,要正確處理好 教師課堂教學與學生自主複習間的時間比例關係。越臨近中考,越不宜千篇一律控制過死,更宜學生自己安排複習,使其查缺補漏,促進各科平衡,提高總體成績。要合理安排每一天複習內容。這段時間,學生容易感到無從下手,不知複習什麼好了。要家長或老師幫助自己制定計畫,越具體越有事乾,越充實,效率越高。尤其是邊緣生,當前要學的政、史要小安排,及時檢查。

2、處理好考綱、教材與資料的關係。

中考一般命題總體上仍遵循“保持穩定,重視基礎,體現教育功能”的命題方向和風格,在體現學業水平考試功能和兼顧選拔功能的具體做法上,又體現出“穩定中滲透新理念,穩定中體現區分度”的特點。越到後期越應回歸教材, 同時也可以對教材中的補充內容作些研討。現在的複習資料很多,質量也是參差不齊,建議複習資料嚴格篩選,決不能濫用。要認識到,用資料的主要目的是用功能而不是簡單地用題。建議以中考指導說明為基礎,再輔以其他精選的材料,做到擇其“精”者而用之,堅持舉一反三,“以一當十”,即聽懂一題會解一類題,切實提高資料的使用效果。現在階段,學生都有一種過分依賴資料的習慣性心理,容易把課本丟掉,對這種現象教師要注意引導,決不能捨本逐末。

3、恰當處理教師的引導複習與學生自主複習的關係。

教 師引導學生複習是中考複習的主要手段,但畢竟只是外因,要讓內因真正起作用,複習效果才會更好。因此,後期複習學生應堅持自主複習為主體,要騰出時間主動複習。鼓勵學生根據各自的情況刷選出知識點,進行梳理,形成主幹知識體系,並及時查漏補缺。學生要提高複習效率,做到複習時重點突出,不面面俱到,應堅持 “寧願課堂多聽課,少在課外做廢題”,切實把“掌握了、會用了、做對了並且規範了”作為衡量自己後期複習有效性的基本尺度。要恰當處理好“會做”與“得分”的關係。將解題思路轉化為得分點,要靠準確、完整的推理和精確、嚴密的計算,要克服卷面上大量出現的“會而不對”“對而不全”的情況。

4、認真做好備考後期的綜合訓練,準確把握總分的增長點

綜合訓練階段是升華知識能力,需要對學生精精雕細刻、細心指導。通過細管理、細指導,可使每個學生每科至少多得5分,可以使每個學生每科至少少失5分。然而,搞不好,可能會出現超常發揮的情況。綜合訓練階段,要堅持“會做的題都做對”的策略。中考題易、中、難比例是6:3:1,對於優秀生首先要保住基本分不失。在進行綜合訓練時,總結考試經驗和技巧,行查漏補缺。要根據中考指導書,排查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對易混淆的、相近的、容易出問題的進行比較、澄清,加深理解,分析自己掌握知識的薄弱環節,有重點的進行彌補、強化。

5、堅持規範性,向細節要分數。

指導學生分析總結學習過程中的經驗與不足,制定中考前提分計畫,向綜合訓練多要20分。向審題多要1分,向規範多要1分,向仔細多要1分,向心態多要1分等等。具體要理好“三個關係”。一是處理好質與量的關係。改變重量輕質的題海訓練,突出題目的典型性、代表性,防止只求數量不求質量,樹立以精取勝的意識。綜合訓練試題以6—8套 為宜,試題應堅持“易—難—易”的整體調空原則,開始和結束的兩套題接近去年中考題的難度,順利過渡到中考前一兩。二是處理好速度與正確率的關係。綜合訓練試卷要在課堂上定時訓練,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對為原則。課後讓學生自查消化,落實好訓練的每一套題。要注意提高選擇題作答的準確率。定時訓練做到“四認 真”: 認真對待考前僅有的每一次訓練。認真書寫每一個字,每一個字母符號等。認真錘鍊每一句話。認真分析每次考試的得與失,包括課堂小測試。三是規範書寫與得滿分的關係。 精雕細刻細指導,不是要過分美化,以能得滿為標準。理科解題要有必要的文字說明,重要方程式。強化做題的時間意識,在規定時間內做對題目才算有效,否則即使做對,也存在隱性失分。不僅做到“做了、做對,更要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