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家長會語文教學發言稿

2、對於閱讀理解的程度加深了,要求提高了。能藉助詞典閱讀,理解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恰當意義,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中心思想,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嚮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3、重視蒐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

4、習作

2.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3.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像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習作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學寫讀書筆記和常見套用文。

6.修改自己的習作,並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範、整潔。

。我每天都在黑板上抄寫六個好詞,要學生抄下來,回家默寫,並用一個詞造句,第二天來默寫。學生不懂這個詞語,可以適當解釋,學生用錯了不要緊,可以為他糾正,幫助他正確運用。可是有的同總是不記得抄。我還積極鼓勵學生將自己的作文向廣小報,希望之星投稿,以提高他們的寫作興趣。我們班有  的作文都等上了廣小報。

(四)口語實際

1.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

2.樂於參與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

3.聽他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並能簡要轉述。

4.表達要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

5.能根據交流的對象和場合,稍作準備,做簡單的發言。

6.在交際中注意語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語言。

“聽”不僅指認真聽老師的講課,包括認真地聽其他同學的發言。聽是一種很重要的學習方法。在聽的過程中接受或篩選有用信息。現在這方面的訓練,課堂的訓練是占了很大比重的,班上絕大部分孩子都可以做到認真聽別人發言,在現在的語文課堂,我們經常可以聽到諸如:“要補充……”“我不同意他的觀點……”等類似的自主開頭。但也有一部分同學做得是不夠的。

現在的孩子很會“說”,有時說出的話也有一定的深度。每天在接送孩子回家的路上,家長可以有意識地跟孩子交流學校里發生的事情。不僅增進感情,也是訓練說話的好機會。最好讓孩子說完整、有條理。在課堂上,孩子“說”的能力也很重要。本班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應該是很棒的,許多課程上公開課時總喜歡挑選我們班,一個原因就是他們願意說,敢說,並且表述作到清楚完整。不僅作到口吃清楚,表達完整,並且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學習方面的改變還表現在難度加大了,作業量相對多了,學習方法改變了,這主要表現在低年級時是被動的接收性學習方法為主,老師教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很少有自己的主張和想法,那么現在進入高年級以後就更不提倡這種做法了,學生應該是自己主動的去學習,是“我要學”,而不是“要我學。” 因此養成良好的預習、複習習慣,尤為重要。我已經把預習和複習的步驟要學生抄在了語文書後面,但部分學生事相當敷衍了事。導致教新課之時,部分學生連課文也讀不通,怎樣去理解課文內容呢?預習充分的,課堂上表現就積極,沒預習的,在課堂上就是聽眾,而且聽得糊裡糊塗。複習舊課同樣不能忽視,複習時我要求學生把上課時總結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概括出來,這就可以檢查出學生上課有沒有聽講,以及對課文進一步理解。如果堅持作好複習、預習,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長期如此,孩子就會學得主動、學得輕鬆。如上課發言積極的張嘉、馮都是預習複習很認真的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