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兒家長會上的發言稿:談閱讀興趣的培養

有家長說,我也是這樣做的,可是效果不好,這可能有些細節沒有處理好,其實在操作的過程中,是很有講究的。

第一,家長要示弱,不要把自己放在萬事通的位置上,讓孩子有成就感。我往往提出一個問題:“哎,楊笑寒,這個事情怎么辦呢?爸爸媽媽不太清楚,你來說說看。”讓她來體驗成功的價值,這不是虛的,而是很實在的。有一次,她考試回來說一個題目做不來,我說:“什麼題目,爸爸幫你搞定。”她說“存在”的同義詞,我一聽傻眼了,“存在”還有同義詞?我順勢說,不是她的水平有問題,而是出題者有問題,高中語文老師都答不出的問題,怎么能給三年級的學生呢,孩子雖然答不出來,但是很激動,沒有任何的傷害。

第二,不要急於求成,要有一些自由選擇的空間,家長不要過度干預,限定閱讀範圍,限定閱讀時間,會使閱讀成為負擔,敗壞了孩子的閱讀胃口。我喜歡吃東坡肉,因為太好吃了,如果我母親對我說,你一餐飯必須吃三塊的時候,我想這個東坡肉可能就不那么美味了,所以,不要太多的干預,他看書哪怕是看漫畫書也是不錯的。我原先帶她去新華書店,她也蠻喜歡漫畫書的,買的也儘是漫畫書,我提出一個要求,你十本書里能不能買一本不是漫畫書,這個道理孩子還是懂的。於是她從十本書里挑出一本,換成了我所希望她看的書,一看感覺還不錯,其實孩子不是不愛,只是沒接觸而已。在我的引導之下,眼界慢慢拓展,之後的日子裡,她在圖書館裡,這個翻翻那個翻翻,越來越有興趣,範圍也就擴大了,現在很少去翻漫畫書了,閱讀書籍的興趣是能與電腦相抗衡的。

第三,引導要講策略,做法要有技術含量,舉兩例來說明。

例子一:我們家訂了報紙的,可我女兒只看書不看報,對報紙熟視無睹,我內心很想讓她看,我就以報紙上的趣味內容吸引她。前段時間,生活用品漲價,報紙說得很詼諧,毛豆漲價叫“逗你玩”,蒜漲價叫“蒜你狠”,姜漲價叫“將你軍”,於是有了“囤貨”一族,叫“海豚”,看到這個,我故作激動,“怎么這么好玩的,快來看噢!”女兒很快就被吸引過來了,從此她每天都去翻一翻報紙。

例子二:最初女兒作文寫得也很一般,我想了個辦法,給她開了一個部落格,把她寫過的作文發上去,每天叫我的群友去踩踩,說說好話,表揚表揚,看到有那么多讀者,以及正面的評價,寫得更認真,更來勁了,作文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上次有一個考試,女兒的作文是《秋來了》,真的好文采,有詩意,我是寫不出來的。我們很多家長很急,為了提高作文,要求孩子多看作文書,視多練為法寶,超出了孩子的承愛能力,孩子越來越厭惡,一切的努力都適得其反。

第四,要容許孩子有一些差錯。成長過程中哪有沒有差錯呢?很多家長是專門教育小孩的,全職的,她天天整孩子作業的事情,就作文而言,什麼文章沒有深度了,什麼用詞不當了,什麼只會平鋪直敘了,反正就一個詞:“不滿意”。其實,同志們注意了,他們只是個孩子啊,他們和當初的你比,可是要強很多啊!要知道,每給孩子提出一個問題,對孩子來說是一種無情的打擊,給孩子提出的意見越多,打擊越大。所以,有些孩子問題出來,不要急著修改他,慢慢練練他會變好的,多表揚幾句,偶爾提一兩個孩子能馬上改掉的問題即可,你拚命地去改,不允許有一點瑕疵,以後你會發現,你的所作所為,不只是白搭,而是對孩子成長的嚴重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