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家長會發言稿

一、要把教育孩子如何做人放在第一位。

學生在學校接受教育有兩個基本任務,一是學會做人,二是學會學習。要有品德,要做好人,要做好事。利人利己的事多做,利人不利己的事可做,不損人而利己的事少做,損人利己的事千萬不做。擁有一顆無私的愛心,便擁有一切。

一位從戰場歸來的戰地記者放影記實片,畫面上有一群人奔逃,遠處突然傳來機槍的聲音,小小的人影,便一一倒下。放完,他問看見了什麼。答:“血腥的殺人畫面!”他沒有說話,把片子搖回去,又放了一遍,並指著其中的一個人影說:“你看!大家都是同時倒下去的,只有這一個,倒得特別慢,而且不是向前仆倒,她慢慢地蹲下去……當槍戰結束後,我走近一看,發現那是一個抱著孩子的年輕媽媽,她在中槍要死之前,居然還怕摔傷孩子,而慢慢地蹲下去,她是忍著不死的”。“忍著不死!”何等偉大的母親!所以請在座的孩子們一定要尊敬家長、尊重老師。

十歲的男孩和他的妹妹相依為命。父母早逝,妹妹是他唯一的親人。所以男孩疼愛妹妹勝過自己。然而災難再一次降臨在這兩個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輸血。但醫院的血液太昂貴,男孩沒有能力支付。作為妹妹的惟一親人,男孩的血型相符。醫生問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氣承受抽血,男孩開始猶豫,十歲的大腦經過一番思考,終於點了點頭。抽血時,男孩安靜地不發出一絲聲響,只是向著鄰床的妹妹微笑。抽血完畢後,男孩聲音顫抖地問:“醫生,我還能活多長時間?”醫生正想笑男孩的無知,可轉念震撼了,他認為輸血會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輸血,在那一瞬間,男孩所作出的決定是付出了一輩子的勇敢。醫生的手心滲出了汗,他緊握著男孩的手說:“放心吧,你不會死的,輸血不會丟掉生命。”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能活多少歲?”醫生微笑著充滿愛心地說:“能活100歲!”男孩高興得又蹦又跳。他確認自己真的沒事,挽起胳膊昂起頭,鄭重地對醫生說:“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給妹妹吧,我們每人活50歲!”所有的人都笑了,這不是孩子無心的語言,這是人類無私的諾言,是人類最純真的一面。所以,請在座的孩子們要對人有愛心。

二、要教育孩子轉變觀念、勤奮學習。

兩個鄉下人外出打工,一個去上海,一個去北京。可在候車室等車時,卻都改變了主意,因為鄰座的人議論說,上海人精明,外地人問路都收費;北京人質樸,見吃不上飯的人,不僅給饅頭,還送衣服。去上海的人想,還是北京好,掙不到錢不會餓著,幸虧沒上車,不然就掉進了火坑;去北京的人想,還是上海好,給人帶路都能掙錢,還有什麼不能掙錢的?幸虧沒上車,不然就失去了一次致富的機會。於是他們在退票視窗相遇了。原來要去北京的得到了上海的票,去上海的得到了北京的票。去北京的人發現,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一個月,什麼都沒幹,競然沒有餓著,不僅銀行大廳里的太空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場裡歡迎品嘗的點心也可以白吃;去上海的人發現,上海果然是一個發財的城市,乾什麼都可以賺錢。帶路可以賺錢,弄盆冷水讓人洗臉也可以賺錢。只要想點辦法,再花點力氣就可以賺錢。憑著鄉下人對泥土的感情和認識,去上海的人第二天在建築工地裝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樹葉的土,以“花盆土”向愛花的上海人兜售。當天他在城郊間往返六次,賺了五十元。一年後,憑“花盆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擁有一間小小的門面。在長年奔波中,他又有新的發現,一些公司負責洗樓不負責洗招牌,他立即辦起了一個小型洗滌公司。如今他的公司已有150多名員工,業務也由上海發展到杭州和南京。前不久,他坐火車去北京考察洗滌市場,在北京站,一個揀破爛的人把頭伸進軟臥車廂,向他要啤酒瓶,就在遞瓶時,倆人都愣住了,因為五年前,他們曾換過一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