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新生家長會上的發言

尊敬的各位家長:

大家好!

很高興因為孩子,我們走到了一起。一年級的國小生入學,是孩子人生旅途中的一次重大轉折,學習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年前的今天,我也是坐在眾多家長中的一名,為了能讓孩子們儘快地適應校園的新生活,作為一名剛剛度過國小一年的學生家長,受學校委託我在這兒和各位家長交流這一年來的體會,其實心裡是非常惶恐,一則是因為我們學校的老師不僅都是非常優秀的老師,同時也是非常優秀的家長,只是礙於自身本身是教師這個身份,不能做這個發言,也不能說我做得好,作為一個普通家長,可能更容易與家長朋友們產生共鳴;二則其實在座的各位家長一樣是非常優秀的家長,同樣是對教育很有想法的家長,而我也談不上什麼經驗,把我們曾經經歷過的一些過程,和我在陪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學習其他優秀父母總結的經驗,向各位作一個分享。

一、入學前準備

1、孩子的心理準備。家長要多與孩子多進行交流,向孩子表示祝賀,讓孩子知道上國小是一件值得光榮的、驕傲的、高興的事,家長可以用讚嘆、喜悅、欣賞的語氣和孩子談上學的話題。如:“寶寶長大了,馬上就要成一年級國小生了!” “這些好聽的故事都寫在書里,等你上學認識了字,就能自己看了,還能從書里知道很多爸爸媽媽不知道的更好聽的故事呢!”當他做了一件讓大人滿意的事時,這樣誇獎他:“要成為國小生了就是不一樣,真懂事!”讓孩子產生對國小生活的嚮往。但是也要讓孩子明白,上學是一件無商量餘地的必須做的事。

最最不能做的事情就是,當孩子調皮的時候說:“再不聽話,就把你送到學校去。”或是“以後讓老師好好管教。”之類的話。學校、老師應該在孩子心裡是獲得快樂、學到知識、交到朋友的好地方,而不是一處受處罰、發配流放的場所,讓孩子形成在學校就是受管教受拘束的負面形象。

2、物質準備。在開學之前,父母要為孩子購買書包、鉛筆盒、尺、橡皮、鉛筆刀、鉛筆,以及必要的練習本等文具用品。購買的文具用品都應簡單實用,不可過分花哨,以免分散孩子的學習注意力。書包不必太大,實用、結實就行。

一年級的孩子在管理自己的物品中還有一定的欠缺,開學初期的丟三拉四情況是很多的。我的做法是一方面要把自己孩子的各種用品,都用小標籤作好標記,可以方便孩子學習怎樣管理自己的東西,也方便丟了東西之後找回。另一方面,在孩子的家校聯繫本上做一個提示,提醒孩子每天放學前做一個檢查,如果這一天沒有出現丟東西現象,就給他一個表揚和鼓勵。但是孩子丟東西是很正常的事情,家長不要一上來就把孩子狠狠的批評一通,一個好的習慣也是需要時間來培養的,所以家長們也要給孩子一些時間,另外自己多準備一些用品,例如鉛筆、橡皮之類的學習用品。

二、習慣的培養

1、學習習慣。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成績固然重要,而好習慣的養成卻是“重中之重”。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學習習慣的培養,包括作業習慣、聽課習慣、閱讀習慣等。學習習慣的養成是有一個過程的,家長在國小一年級的時候一定要多點時間關注到孩子身上,一年級的課程對孩子來說是非常輕鬆的,家長更多重心要放在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上,不要急於對文化知識的學習,太在意孩子的考試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