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第一次家長會發言稿

【月考情況分析】(學生情況分析,此項為重點)

教學質量是家長最擔心的問題,也是最敏感的話題。升入國中後學校組織了兩次月考,全級統一安排考場,單人單桌,統一監場,成績比較真實,很有可比性,通過這兩次考試,學生的學習情況基本能夠摸清。和上一屆學生相比,這屆學生基礎不是很好,(比如上屆學生在初一期末考試成都調考全年級英語平均分是130分,而我教的一班當是是139分。)本次第二學月考試是對學生半學期以來學習情況的檢測,結果還是令人比較滿意的。大部分同學成績較開學時都有進步,其中一部分同學的進步還是很大的,不過有些同學退步了,特別是全年級前四名我們會丟了。我們班的優勢在數學,但這一次數學題出得太簡單,其他班的學生平均上升十來分。不過請家長放心,我有這個信心讓他們的成績提高的,

當然,班級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1、少數幾個學生行規較差,喜歡插話,好動,注意力難集中。

2、作業習慣差,作業完成質量低,對於不會做的題目,沒有問其他同學或老師的習慣,不懂就不懂,作業做錯了,沒有及時進行訂正。

3、不會聽課,不懂得如何做筆記,如何融入新的課堂。

4、粗心馬虎,常丟三拉四。

【治班策略】根據班級目前的這種情況,我提出的帶班原則第一是關注細節,注重個人習慣培養。有一句話,叫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葉聖陶先生曾深刻地指出:“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認識到習慣很重要,正確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思維習慣、行為習慣、會使孩子終身受益。特別對於初一新生,我非常關注習慣的養成。可以說,我的很多要求比學校的更嚴格,習慣的養成非常重要,那么近期我的班級管理策略就是針對習慣養成,讓學生在近兩個月中能改變原先那些不好的習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著良好的習慣,學習的成績必然會更著上來。

其實,習慣的養成,不是靠有多少的規章制度,而在於老師能做到細心的長久的提醒。其他班的老師制訂了很多的條條框框,比如嚴格執行操行評定中加減分制度,犯了這一條該扣多少分,犯了那一條該扣多少分。但是我沒有這些扣分的制度,我給我們老師說,我是無為而治,我的制度最少,我的扣分規矩可以說一條也沒有,我只是努力的讓學生明白,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哪些事還可以做得更好一些,並努力地讓這些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我可以講,到現在為止,在六個班主任中,我是當班主任當得最輕鬆的,我班的紀律是全年級最好的,小到我班的教室都是全年級最乾淨的。

當然,有老師反對我說,你說的那些話我們也在班上天天講呀,我們為什麼沒效果呢?所以這裡我要向家長說明我管理班級的第二個原則是傾注真情,關愛每一個學生。從學生一進校開始,我就給他們說,在蒲老師的眼裡,沒有天才和笨蛋之分,只有懶惰和勤奮之分,我經常鼓勵著每一個學生,希望他們能進步,我儘量的去發現每一個學生每一次的閃光點,並表揚出來讓他們有成就感。樹立人才觀,賞識每一個學生,堅信每一個學生都是人才,只要我們雙方願意付出時間和經歷,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會成功的。只要學生髮揚了優勢,展示發展了特長,改掉缺點,有了進步就是成功的。我的語文課堂是輕鬆的,學生非常喜歡上,因為從沒有一個學生因為回答錯誤問題而受批評。我的原則是給學生更多的發展空間。經常有老師叫家長到學校來,我確是個最不願意叫家長到學校來的老師,其實把你們叫到學校來更多的讓學生反感,有了逆反心理他們會更不願意聽你的話,更不願意去好好學習,但我和家長也會就一些問題很嚴重的學生進行溝通,而多數的溝通都是在學生不知情的情況之下進行的。在生活上,我儘量地抓住每一個細小的能讓學生感激你的事情來做,比如看到學生沒精神了,關心他是不是病了呀,生病了的學生我可是更不會放棄這種機會的,我會帶他去看病呀什麼的,因特殊原因沒吃飯的我會問,需要我給你買一個麵包來嗎?我所做的這一切其實都是想學生喜歡我,“親其師才信其道”古人說的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我可以說,我天生可能就是一個教書的命,因為我很喜歡我這個職業,特別是我很喜歡我的學生,我經常從我的學生中獲得成就感,上一屆畢業的學生都非常喜歡我是因為我更喜歡他們。如果有家長上網,你們可能登錄我的qq空間,那是我和我的學生們聊天的平台,很多學生說的話真的令我感動,也讓我決定在今後的教學生涯中更加關愛學生。可憐天下父母心,更可憐天下讀書人。學習差的更值得我們去關心,他們承受著難以想像的痛苦。行政圈裡流行這么一句話:“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這句話對教育來說倒還實用。所以我對學生我多誇獎少批評。乾隆皇帝五歲才開口說話,不也是好皇帝嗎?一個學生對我們一個班是五十七分之一,但對一個家庭來說就是百分之百,所以我從不敢輕易放棄一個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