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家長會發言稿範文

培養孩子專心學習,還得培養他做什麼事情都緊張、敏捷、絕不慢慢悠悠的好習慣。做事認真做,做完了就痛痛快快地玩。要讓孩子知道,邊玩邊做作業,並不能減少作業,也不會玩得更多,而且作業沒完成,玩也玩得不痛快。只有儘快認真地完成作業,才有可能痛痛快快地玩,玩的時間才能多一點。這一點要講給孩子聽,也要在行動上約束他。規定不完成作業就不能玩,而且堅持不動搖。緊張、認真的習慣遷移到學習上就是專心致志,而懶懶散散、敷敷衍衍的孩子,不僅事情做不好,學習也學不好。

第二、教育孩子學會合理安排時間。要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對孩子來說是比較抽象的。家長若不加指導,孩子自己是很難做到的。由於精力充沛、好奇心和好勝心強,孩子們常常是想到哪就做到哪兒,一邊玩一邊做作業,許多孩子甚至一邊看電視一邊做作業,這樣肯定難以優質高效地完成作業。家長要從具體的時間安排抓起,不如要孩子早睡早起,早晨起來後做操、晨讀,下午放學後遊戲、複習功課、做作業,晚飯後看電視、讀書等等,都應該給孩子規定一些具體任務,並使這些活動為孩子接受,逐漸成為習慣。

第三、養成按時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做作業是加深知識理解、鞏固教學所得的主要方式,做一個好學生必須有學習責任感,而按時獨立完成學習任務是具有學習責任感的具體表現。一個好學生到了該學習的時候就應該放下一切主動地去學習,應該自己完成的作業決不讓別人代替。但是,有些孩子不願下工夫自己做作業,要么在校抄襲他人做的作業,要么在家裡纏著家長替他解答、替他檢查,因為現在家長素質提高了,能幫助孩子解決作業方面的問題。這樣的孩子即使每天交了作業也是很難掌握真知的。所以,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從小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有位家長對孩子做作業約法三章(推薦給各位家長):

1、練習中通過自己努力能做出來的,不要問別人;

2、練習時感到不知所措的,要先複習概念,再看例題,接著自己思考,爭取獨立完成;

3、對於自己實在難以獨立完成的題目也要認真思考,在請家長講解時先說清自己對於題目的理解,說清自己在哪個具體地方不理解。家長的輔導主要在“導”:通過對疑難問題的“診斷”,從孩子的思維障礙出發,一個一個地加以排除,啟發孩子從中悟出道理。

第四,養成複習和預習的好習慣。首先,複習是為了防止遺忘,使所學的知識得到鞏固。其次,通過複習可以加深理解,做到“溫故而知新”。另外通過系統複習可以使知識系統化,把先後學得的知識連貫起來,形成知識體系。指導孩子複習,就要把握住這三個方面,引導孩於掌握正確的複習方法,形成良好的複習習慣。

第五,養成廣泛閱讀的習慣。孩子不讀科普讀物、文學作品、歷史故事等各種書籍,不讀各種兒童讀物和報刊,就談不上對知識的興趣。如果孩子除了教科書什麼書也沒讀過,那么他的學習會越來越槽,最後變成個落後生。有人說:“正課還學不好呢,去讀那些雜書豈不是耽誤功夫?”好像只有學有餘力的孩子才能看課外書,這種看法是不對的。孩子越是感到學習困難,就越是應該多讀各類書籍。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孩子變聰明的辦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而是閱讀、再閱讀。”學習需要一個廣泛的基礎,孩子讀的書越多,他的知識面就越廣,思維就越清晰,智慧就越活躍,學習新知識就會變得越容易。因此,做父母的要儘自己的能力給孩子買些課外書,引導孩子認真閱讀,養成他廣泛閱讀的習慣,這將是一輩子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