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家長會語文教師發言稿

2、關於語文作業方面的要求

從我們發下去的作業本,家長們可以看出,三年級不但課程增加了,作業本也增多了。就我們語文學科來說,每學完一課,需要完成的作業就有:《補充練習》、《習字冊》、《練習與測試》以及內容包括抄寫生字詞語、造句、抄寫段落、小練筆等多種形式的《筆記》,除此之外,學生們每兩個星期要完成一片精心寫就的作文,還有我們例行的周末練習。其中,《練習與測試》和《筆記》是家庭作業。這些作業我們也有統一的格式要求,即:所有作業開始用鋼筆完成,這就需要家長們在作業的整潔度上多下功夫;《筆記》本的書寫要按照各班老師要求的格式,儘可能做到整齊美觀,寫完後再後面畫上記分格;寫作文要先打草稿,草稿經反覆修改後才可以謄寫到作文本上;所有的課堂作業不可以帶回家,這一點還要請家長們特別注意。

(一)關於閱讀:

有些家長一些苦惱孩子的作文寫的不好,想盡了一切辦法為孩子找補習班等,結果還是見不到效果,其實,孩子頭腦中空空的,是寫不出好文章的。古語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要想讓孩子寫出好的作文,就要增加學生的課內外閱讀量,讓學生多讀書多看報,對於一些重要的經典的語句,要讓孩子們朗讀背誦。這樣,學生就可以從讀中學寫,增長知識,豐富語言。

如何才能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呢?我個人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培養每天閱讀的習慣。

每天閱讀,關鍵在於堅持,使孩子的閱讀習慣自覺的養成。例如,孩子每天臨睡前留出半小時至一小時的時間,進行讀書,天天如此,最後形成孩子的自覺行為。在這當中,我們要充分考慮到孩子的興趣、個性,要給孩子自由選擇閱讀材料的空間,循序漸進,慢慢進入正軌。這一良好習慣的養成,對人的一生將有極大的幫助。

2、培養良好的閱讀衛生習慣。

良好的閱讀衛生習慣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的發展,我們要經常強調閱讀的衛生習慣:如,閱讀時要有正確的坐姿,提醒孩子千萬不要躺在床上讀書;讀書時眼睛和書本的距離要適度;不要讓孩子養成邊讀書邊做小動作的陋習,如挖耳撓腮,擺弄小玩意兒,吃零食,東張西望等。因為孩子本身的身心特點發展有過程,這一階段的孩子好動、自主性差,所以這一點需要我們有一定的監督措施和獎懲措施,從而更好地強化這一習慣的養成。

3、培養專心閱讀的習慣。

所謂專心,就是身心合一,聚精會神。要養成這一習慣,必須做到:姿勢要端正;環境要安靜;作息要定時;學習地點要固定;養成默讀的習慣。

4、培養讀書動筆的習慣。

“不動筆墨不讀書”,閱讀時邊思考邊動筆,可以抓住重點,深入理解;做摘錄、記筆記可以及時記下心得體會,對積累資料和活躍思想十分有利。

5、培養邊讀書邊思考的習慣。

閱讀是一項複雜的心智活動過程。從本質上講,閱讀過程就是思維過程。在孩子們閱讀的過程中,必須培養孩子閱讀思考的習慣,糾正那種“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的不良習慣,指導孩子讀書時常問“為什麼”和“為什麼不”的習慣。針對文章的內容和寫法,問自己“為什麼”,可以由表及里,深入思索;問自己“為什麼不”,可以培養逆向思維,克服思維定勢的影響,培養創造性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