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家長會語文教師發言稿

6、培養帶工具書閱讀的習慣。

我們要著重培養孩子帶工具書閱讀的習慣。孩子們在學完漢語拼音後,就能夠利用工具書進行閱讀。我們要適當地加以指導,並且身體力行,常常和孩子一起帶上工具書,多創造機會強調帶工具書閱讀的好處,使孩子們謹記在心。

7、培養有目的地進行閱讀的習慣。

有目的地閱讀能提高閱讀的效率。如:以積累知識為目的,可以精讀;以欣賞為目的,可以朗讀;為了消遣,可以速讀瀏覽;以蒐集資料為目的,可以跳讀等。

8、培養有序閱讀的習慣。

有序閱讀指閱讀要有計畫性,閱讀時不能見異思遷,半途而廢。閱讀的行為要有條不紊:書放在什麼位置,筆記和筆放在哪裡,暫時不讀時怎么做記號等。教師在課堂上要邊說邊示範,並讓學生做,逐漸習慣成自然。

關鍵一點,我們要從孩子的年齡特徵出發,根據具體情況,有的放矢地逐步培養,由小積大,最終使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量增加了,有的家長又有新的煩惱了:我的孩子看了很多書,家裡也有很多書,怎么見他的閱讀能力、作文水平提高呢?我想,閱讀和作文都不是一步登天、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反覆曲折的歷程。

(二)關於寫作:

這是我要重點講的第二點。國小三年級,作文教學正式開始起步,這是國小生從口頭語言轉而發展書面語言的一個關鍵環節,也是決定學生走穩習作之路的關鍵一步。尤其是三年級,作為作文時代的開端,三年級作文教學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以後的作文和語文水平發展。要寫出好文章,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我們從平時做起,在生活中留心觀察,善於積累等等。

提高習作水平除閱讀之外,最重要的還要寫好“兩記”:讀書筆記日記。寫讀書筆記就是摘錄書中的優美詞語,妙語妙句,精彩片段……它可以提高我們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不失為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所以要讓孩子們大量閱讀課外讀物,作好課外讀物的讀書筆記,並反覆吟誦,只有經過長期積累,語言才會豐富,寫作時大量生動的語句就會湧向筆端。寫日記也是一項有效的訓練措施。日記形式靈活,內容自由,訓練多,容量大,是提高自由寫作水平的捷徑之一。天天動筆就會開闊學生的思路,積累大量辭彙、語言素材,越寫越熟。而且日記也是一種積累材料的過程,平時積累,作文時選擇使用,“活期儲蓄”,隨用隨取,只有用心把事記下來,寫成日記,哪怕只是一兩句話,日積月累,時間長了,就會使自己所寫的日記由點到淺,由線到面形成精彩文章的“雛形”。

另外,我始終堅信:好文章不是寫出來的,而是改出來的。在孩子們作文剛剛開始起步階段就應培養他們自主修改習作的習慣。

三、送給各位家長朋友的幾點溫馨提示。

1、每天請檢查孩子的學習情況、家庭作業,及時查漏補缺,做到堅持不懈。檢查完後作業本上請簽名。

2、必須掌握字詞句部分。

3、家長的善導是親職教育的黃金,要多給孩子一點信心,做孩子成長的強有力的後盾。每天與孩子進行親切交流,和他們談談今天學到了什麼新知識,哪篇新課文,知道哪些道理,今後打算怎樣做,交談時,要有耐心,不能簡單粗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