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經驗交流發言稿

從自己孩子的一些在學校里與同學相處的行為習慣方面,也讓我反省到,真正影響孩子行為的,是家長的觀念,我相信我在陪伴孩子過程中,慢慢幫助他弄清楚環境中的界限在哪裡,並且在包容他理解他的前提下,給予他內心的正能量使他學會慢慢克制自己一些不妥的行為,引導他多多關注他人的感受。我相信他是會越來越受歡迎的。而我也相信當他能在這方面做得更好時,他並未失去他的自由,而是與周圍的人產生了更好的連線。

所以在此,還在再次感謝老師們和各位家長對姜豬的包容以及耐心等待他慢慢進步,慢慢長大!

再次我想要講講我理解中的教育是怎樣一回事

我在網路上也時常與家長們探討帶孩子中的一些事,帶孩子幾年,讓我自己得出一個想法-----教育不是一件刻意為之的事,如段老師所說,不是你想把孩子教育成什麼樣,孩子就會成什麼樣,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教育不只是學習,教育包羅萬向,存在於生活中的點滴小事中,教育是和孩子共同品味生活中的不同的人和事並從中總結出經驗教訓,教育是父母給孩子當好榜樣,並把孩子當成一面鏡子一樣發現自己,改變自己。

所以,除了自己的父母,我最要感謝的人還有孩子,是他讓我發現了身上很多的不足,而越要更多發現自己的不足並且不斷完善自己,這需要多多的陪伴孩子,與孩子悉心相處,多多交流。現在的許多孩子,電視電腦成了他們的保姆,父母忙的時候在忙,不忙的時候,心思也未在孩子身上,我覺得這是一件很遺憾的事,長期與電視電腦為伴的孩子,意志力薄弱,做事情的內在動力不足,內心很脆弱,內心不豐滿。與父母經常交流情感的孩子自信陽光,即使生活中遇到了挫折,也可以用內心的強大渡過難關。而孩子內心的強大,來源於父母及老師的陪伴和信任。

道理我自己也明白,但在與孩子相處過程中也有做得不好的時候,特別是情緒不太好時,不能夠用尊重孩子的言語和方式對待他。

教育無止境,沒有終點,我理解中的教育其實就是把自己也當成不同角色與孩子相處,既有父母的一定威嚴,也視自己為孩子同伴一樣的與他相處,孩子需要我們適時適度的關注,而不需要我們象根鞭子把他當成陀螺一樣的抽!

最後,我認為很重要的是家長和老師的配合。

在這一點上,我做得確實還不太好,過去,孩子的作業想起了看看,沒想起的時候,不管不問。

學校不是一個把孩子扔在裡面家長就可以自己去完全輕鬆的地方,學校是育人的地方,而不是託管所,而同身為教師,能夠理解當老師同時教幾十個學生的辛苦,不可能時時照顧到每個學生的方方面面。而作為家長,多數只有一個孩子,如果我們稍多花點心思,關注這一個孩子是很容易的事。

通過這次家長會段老師的發言,改變了我心中對傳統學校家長與教師之間關係的一些印象,過去印象中,家長會就是家長和老師相互告孩子狀的時機,孩子被夾在中間,感覺“無依無靠”,心靈無處安放,面對雙重壓力,孩子漸漸失去了自我和對環境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