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家長會發言稿

古詩文的學習尤為重要,據說今年重點中學語文招生試卷只有三題,古詩,古文,習作,我們這樣理解的,古詩考積累,古文考感悟理解,習作考表達。從這個學期起我們開始接觸文言文的學習,孩子們還是很感興趣的。古詩文要求背誦和默寫要一字不差的默寫。課餘可讓孩子多背誦《國小生必讀古詩80首》中的詩歌,我贊同對古詩文“不求甚解”的提法,也沒有人能解得好,不如讓孩子慢慢體會他的意境,接受是的薰陶,積累著詩的語言。雖然他們還不具備對這些經典的充分理解,但我們相信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學識的積澱,他們自會體會名句的真義。

第三部分是積累,這學期學校統一要求摘抄的格式,內容上是我們年級要求的,從半個學期的來看,呈現倆極分化,好的摘抄內容豐富,有質有量,這些孩子一般是那些學習比較自覺,語文成績比較好的,但也有些孩子本子皺巴巴的,完成次數很少,敷衍了事,矇混過關,根本談不上質量, 有的摘抄單一,不具備對自己習作時的補充,還有的孩子可摘抄內容淺顯過時,如還有孩子摘抄<安徒生童話>,這樣做又有何意義呢?表揚做得好的;

四是習作,語文學習的最終任務還是語言的表達,五年來,在這個方面老師還是花了大量的心思,不斷的挖掘生活中的寫作素材,給學生製造一些體驗,如觀察第一場春雨,感受江南春雨的情趣,捕捉放學路上的難忘鏡頭,將評分提高的勸說,校園籃球賽等等。有些孩子能用學到的表達方法:如首尾呼應,點題、揭示中心,總結全文,環境渲染,襯托,借物喻人。寄情於物等,(如:

表揚學生)但有的孩子也令老師擔憂,他們連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還寫不完整,語句不通順,詞語貧乏,選材不新穎,讀後索然無味。好像還停留在作文起步階段,這部分孩子掉隊了,很危險,希望這部分家長想辦法將這段距離縮短,這將影響孩子學習語文的興趣。這次段考作文的批閱情況

四\要說明的幾個問題:

(一)、關於班級加分制度的說明

學生進入高年級,對於學校、班級的規章制度都已很熟悉,所以也有些懈怠,實施計分制度後,絕大多數的孩子多了一個鞭策的力量和進步的目標,任課老師反映課堂紀律更好了,家長反映在家學習更積極主動了,但也有一些孩子和家長感到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