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發言稿

三、大班的工作重點。

1、幼小銜接問題。還有一年孩子們就要畢業了,為了使孩子能順利自然地適應國小的生活,需要老師和家長共同努力,相互配合,讓孩子在心理上、行為上做好入學準備。在思想上克服以往漫無目的的玩耍,開始關注有目的的,有系統的學習。在生活方面,克服依賴性,培養獨立性,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雖然說要逐漸向國小過渡,但絕不是把幼稚園的生活國小化,我們還是要保持幼稚園的特色,不要過早的把壓力付諸在孩子身上。大班的教學活動時間是25分鐘至35分鐘,下學期會逐步向國小的45分鐘上課時間靠攏。(闡述老師的教育觀點,介紹一天的學習生活安排以及課程安排)

每周課程安排:數學活動1個、語言活動2個、美術活動2個、音樂活動2個、常識活動2個、體育活動1個(庾老師主要擔任數學、音樂、常識教學,張老師主要擔任美術、語言、體育教學)

每天活動安排:8:30—9:00 早餐後自由活動(益智遊戲、閱讀、談話等)

9:00—9:30 第一個教學活動

9:30—10:00  第二個教學活動

10:00—11:00 課間操、戶外活動(遊戲、體育技能訓練等)

11:00—11:20 午餐前(讀新聞、聽故事、看電視等)

12:00—14:45 午休時間

15:30—16:00 戶外活動(遊戲、散步、護理種植區等)

16:00—16:30 準備放學(收拾物品、小結一天情況、布置任務、鞏固當天所學知識等)

2、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讓孩子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遠遠比讓孩子學到一點知識更為重要,要養成一種好習慣也不是三兩天就能養成的,也不是只要我們老師在幼稚園對孩子加強管束,就能讓孩子有明顯進步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你們不要小看你們對孩子的影響力。如果真的希望孩子有出息,為孩子好,就需要我們一起努力,不能讓孩子覺得在幼稚園有老師管著,回到家就是解放了,家裡就隨他去了,只要他不來打擾自己做事情就一切順心如意了。希望家長每天能抽出半小時的時間,和孩子一起學習(舉例:讀新聞、完成任務)。

3、掌握必要的數學知識。我個人是不提倡幼稚園國小化的,但是,在國小的面試中就有10以內甚至20以內的加減運算,基於這個原因,孩子至少要掌握10以內數的分解組成和加減運算。當然,有的孩子已經可以吃透更難的知識,那么我們可以適當給他增加難度,學習更難的加減運算。除了加減運算,還有認識立體圖形、等分、測量、統計、認識時鐘、認識人民幣等,都是孩子需要掌握的。我從中班開始就擔任數學的教學任務,因此對整個班的能力水平很了解,我們班的孩子在學習數學方面的能力並不強,一些數理知識不懂得遷移運用,實物與數字之間不懂得轉換(舉例:單雙數、分解組成),所以家長有時間可以多對孩子進行數學方面的訓練。但是也切忌操之過急,不要只看到孩子有的數學計算題不會算,就覺得自己的孩子笨,不如別人,計算只是考察孩子各種能力的其中一個方面。

4、寫字閱讀能力。現階段最基本是能用鉛筆寫自己的名字,寫數字,以及握筆、坐姿正確。我們班還有部分孩子是不會寫自己的名字,或者只會寫其中一兩個字的。我家訪的時候已經要求孩子學寫自己的名字了,現在我們在幼稚園專門練習寫名字的機會並不多,因為大多數孩子都已經會寫了,所以請家長在家再督促孩子多寫。還有寫數字,在中班就已經開始練習,但仍然有小朋友是不能完整寫出1——10的。我們班的孩子都比較喜歡聽故事,奇怪的是,他們喜歡聽老師講故事,故事磁帶里的故事卻不是很喜歡聽。大概是因為老師講故事孩子可以聽,也可以看到老師豐富的表情。所以有時間的話,我也堅持給孩子們講故事,一來可以訓練孩子的傾聽習慣,二來在這樣的語言環境下,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複述故事的能力,一定會有很大進步。為了增加孩子的閱讀和識字量,建議家長在家裡創造一種讀書識字的氛圍,讓孩子有自己的書和書架。這樣當孩子上學時,就能掌握讀書的方法,懂得自己查找資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