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初三學生家長會演講稿

五、初三中考劃分

中考總共8課,語數外、理化、政史、體育,其中“語數外”每科滿分13分,物理、化學、政治、歷史、政史各為10分;體育3分。

因此中考總分為82分,以上科目滿分均為110分(除了體育),轉化分就是剛才所提到的語數外每科滿分13分,理化政史分別為10分。如果我們每科都考到95分,那中考你就可以獲得82分滿分的好成績了,如果有哪科考試超過100分又低105分,那就獲得滿分加一星,如果考到106分到110分,則獲得滿分兩星,因此中考滿分滿星就是82分14星。

六、共同探討關於孩子下一步教育問題

1.班級下步的發展方向;

班級管理在經過兩個月的調整後狀態較好,有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就得開始調整學習,歷經兩個月三次考試,本班成績從平均分與人相差100分以上到相差60多分,直到段考相差30分,可以理解為,全班的狀態穩步上升,這是我想要的,也是各位家長及孩子想要的。在這關鍵的時刻,孩子上進心加強了,作為班級的主導者,我應該創造更有利孩子發展的環境,大力發掘孩子的智慧。因此,本班下一步的發展方向就是“穩定中加強現有的班風學風,採取一切有利孩子進步的手段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同時培養孩子為人處事的能力。”

2、家長同志們,可以說在學習上,每個同學都是平等的,關鍵是學生學不學的問題。從一定意義上講,任何一個同學只要想學習好,都能成功,學生學不學的關鍵在於他們對待學習的態度,愛不愛學習,思想能不能投入到學習中去。而這個學習的觀念同時也需要家長來給學生灌輸。可以說學生讀書的好壞很大一方面取決於家長對待學習的態度及孩子成長的環境。

一個班級最重大的事是教育孩子,一個家庭最重要的事同樣也是教育孩子。而往往我們當中有很多家長會認為,孩子上了學,吃穿問題由家長解決,而教育問題全部由教師去管。這種觀點是不妥的,想想,同樣一個教師在同樣一個班級上課,為什麼有的學生學習成績好,而有的學生學習成績差一些呢?這其中關鍵在於家庭、社會的環境教育有關。

我們當中可能有的家長在今天來之前還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分在幾班,教室在哪裡,更不用說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姓什麼了。這種現象在我們這裡多的是。這說明了我們的學生家長對孩子讀書的重視程度還很不足,不少家長與孩子交流太少,與老師交流太少。就開學來送孩子和放假接孩子,其中孩子在校園中的學習、生活全然不知,僅僅一學期一度的家長會都不能出席,當然有些的確很忙。我們可以理解,從這方面我們不得不承認對孩子的關心只在表面而在內心。

3.幾點建議:

(1)多與孩子溝通,採取民主型的教養方式。

南京一家晚報登出了一封充滿濃濃親情和寬廣父愛的致歉信,不少報紙很快做了轉載。這位受過高等教育的父親說,兒子一天天長大,而自己因忙於工作對他關心很少,每遇到事情,不是主動地與兒子平等溝通,而是總習慣以家長的身份教訓兒子,甚至粗暴地發脾氣,結果與兒子的關係很緊張。前些天,父子為一件小事搞僵了。最後,兒子留下了一封信,負氣出走。兒子在信中說,自己已經長大,希望能獨立思考和解決一些問題。如果想法不當,父親應該像朋友一樣平等地提建議,而不應該總是板著面孔訓人。父親看了這封信後,感觸很深,為自己不適當的教育方式感到愧疚,決心向兒子登報導歉,表明自己改過的誠意,並請求兒子諒解。致歉信登出後,兒子當天就回到家中。

事有湊巧,《中國青年報》則登出一封母親的道歉信。母親不讓女兒看電視,兩人發生口角,女兒在盛怒之下說:"我討厭你!"母親在震驚的同時,也陷入冷靜的思考。她在信中說:"雖然我很多時候是在你犯錯誤時批評你,但我同時也在犯著錯誤:態度粗暴,過度指責,方法簡單……女兒,如果我傷害了你的自尊,請你原諒我。如果我學會了尊重你,請你接納我做你的朋友。我希望在你我之間,先建立信任,再加強溝通,在選擇做家長還是做朋友的問題上,我永遠都願意選擇做你的朋友。"晚上,女兒面帶愧色地說:"媽媽,其實我是最最愛你的!

"代溝"一直是現代家庭面臨的一大難題,原因是時代發展了,社會前進了,孩子早熟了,而陳舊的親職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沒變,父母如果依然因循"一言堂"的家長作風,就必然形成緊張的父母子女關係,這樣的親職教育不僅不能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反而刺激家庭矛盾的發生。因此,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教育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