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新學期家長會發言稿

一年級新學期家長會發言稿篇2

尊敬的各位家長朋友:

下午好! 首先我要衷心感謝各位家長,在百忙中抽出時間出席我們新學期的第一次家長會。我覺得家長會的意義不僅在於我們可以更多地交流和溝通,而且還能說明你們對孩子教育的重視,更能給孩子以鼓勵。 我們召開本次家長會的目的就是為了加強家校溝通,作為新接任的班主任老師,希望能夠儘快融入到這個班級體中,同時也讓大家了解我的一些教育教學思路和班級管理機制,以便我能夠及時調整工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同時促使家長也能夠積極參與到孩子的教育管理中來,共同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今天的會議安排是這樣的:先由數學楊老師就數學學科學習情況和家長作溝通,然後是英語馬老師就英語學科學習情況和家長作溝通,最後由我向大家作本學期教育教學規劃。最後剩下的時間,可以和家長進行個別交流。

國小階段,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務實的學習態度是至關重要的,這比孩子的學習成績更為重要,只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務實的學習態度,今後學習起來才會事半功倍。我主要分兩個方面與大家進行交流:一是語文教學,二是班級管理。 但是不管是語文教學還是班級管理,都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為首要任務,所以今天的主題就是——讓孩子每天進步一點點。

首先我談談語文教學。

對於孩子們的一個基本的語文水平我不再做評價,因為在開學的時候,我已經表達了我的一個教育心聲就是:在我的眼中,每個孩子都是一樣的,都是平等的,都是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的,他們不是商品,沒有高低優劣之分。如果真的要區分,就是每個孩子都有別人所不及的優勢,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個人潛能。

一年級語文的教學重點就是識字。本學期要求會認550 個生字,會寫250 個生字。 到現在為止,我的教學進度拉得相當慢,因為需要不斷地和孩子相互磨合,力求為本班孩子量身打造一套真正適合他們的語文教學方式。所以經過和孩子們兩個星期的了解,本學期我的語文教學規劃就兩個字:“小”而“滿”。

“小”則簡單易行,紮根務實。“滿”則充實。任何事物都必須遵循事物發展的規律,教育更不例外。 教育沒有捷徑可走,必須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堅持不懈。

所以我想從語文教學的五個習慣入手。

(一)預習的習慣。

預習是孩子學習的第一個環節。而且孩子的預習一般都是在家裡完成,所以家長更需要了解怎樣指導孩子們預習。 預習課文的方法是:

1 、大聲朗讀一遍課文,邊讀邊圈出生字詞。

2 、給生字註上正確的拼音。(家長檢查孩子拼音寫對沒有,同時也是在複習拼音。)

3 、藉助拼音把生字讀準確,連讀三遍。(如d-ing 丁,丁丁丁,算一遍)

4 、邊讀生字,邊組詞。

5 、再把生字送回課文,大聲朗讀一遍課文。

6 、第三次大聲朗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通順。(如果讀了三遍還不能把課文讀通順,可以再讀一遍。)

(二)聽課的習慣,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傾聽的習慣。

課堂指令:

小眼睛看黑板、小耳朵專心聽、小嘴巴閉閉好(會發言)、小腦袋轉起來。

家長需要指導孩子注意傾聽的方法:

1 、當你和孩子說話的時候,要求孩子的眼睛要看著你。

2 、當孩子正在做自己的事情時,請他停下手中的事情(或者把他叫到你身邊),讓他的眼睛看著你後,再跟他說話。

3 、你說話的時候,要求孩子不要打斷你的話,等你說完了,他再說。

4 、如果他的視線轉移或者分神,則提醒他看你的眼睛。

5 、說完後,請孩子複述一遍你剛才說的內容,複述正確給予表揚。複述不完全,家長認真給他再說一遍,再請孩子複述。

6 、家長以身示範。當孩子和你說話的時候,你的眼睛同樣要看著他,專心聽他講話,不要打斷他說話,聽他說完。

7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成善於傾聽的習慣,你說的話他就會聽。

(三)作業的習慣。

1 、先做作業再玩。

2 、檢查並及時改錯。

3 、認真書寫。

4 、少用橡皮檫,看準了再寫,不要看一筆寫一筆。

5 、愛惜本子。做作業之前擦桌子,洗手,寫完整理書本的翹角。

6 、按時交作業。

(四)指導寫字的方法。

1 、觀察字的結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看整個字,看得準,才能寫得像。)

2 、臨寫。(要一氣呵成,不能看一筆寫一筆。)

3 、對照。(寫完回頭看範字,發現問題找到原因,寫下一個字的時候力求避免。)

4 、修改後繼續寫。

(四)大聲朗讀的習慣。

這是我今天要講的重點。有人進行了研究,大聲朗讀有以下10 個好處。

一、有利於開發右腦。因為大聲讀實質是朗讀者在自我欣賞自己的聲音,久而久之,有利於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自我培養。

二、能改變學生的性格。性格內向者往往發出的聲音也很小,如果全體學生都能堅持大聲讀課文及其它文章、書籍,很容易使學生愛講話,性格也就隨之而變。

三、有利於學生體會到辯論、爭論的價值。這是更好的、高質量地參與未來的事務的一種素質。

四、有利於改變差生。大多數的差生的突出表現就是不會大聲讀課文,大聲讀不好課文,從大聲朗讀開始訓練,許多差生能在讀的過程中,形成一定的思考力。

五、大聲讀,因為腦神經處於極度興奮狀態,這本身就能刺激學生深入理解文章、書籍。

六、大聲讀需要集中精力,大腦處於“排空”狀態,有利於記憶材料。

七、大聲朗讀文章是語感形成的必走之路。可以這么說,沒有真正的大聲讀文章,就不會有什麼真正的語感。

八、大聲讀文章有利於“詩性美”的再現。每篇文章、書籍都有著“詩”的美,都有著作者美的靈感,而大聲讀,可以將這種美還原。

九、大聲讀有利於其它學科的學習。比如數學的解題如果有了大聲讀,效果一定更好,需要廣泛深入思考、記憶的學科如果運用了大聲讀,學習效率一定會很高。

十、有利於提高寫作能力。大聲讀他人作品是學習的過程,大聲讀自己的作品實質是修改完善的過程。

所以為孩子選取好書閱讀,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讀書運動的倡導者、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 朱永新說,培養孩子讀書習慣,重要的是給孩子們一個讀書參考目錄。

學生課外閱讀推薦書目

1 、三字經

2 、千字文

3 、百家姓

4 、安徒生童話(丹麥·安徒生)5 、格林童話6 、童話大王7 、影響孩子一生的101 個經典童話8、知識童話三百篇

9 、漫畫三字經故事

10 、 365 夜故事11 、阿凡提的故事12 、伊索寓言(古代希臘·伊索)

13 、十萬個為什麼14 、一千零一夜(古代阿拉伯著名民間故事集)15 、騎鵝旅行記(瑞典·拉格格夫)16 、木偶奇遇記(義大利·科洛迪)17 、冒險小虎隊18 、《三毛流浪記》( 全集) 張樂平

19 、大個子老鼠小個子貓》周銳

20 、《烏丟丟的奇遇》金波

21 、《隨風而來的瑪麗阿姨》劉海棲

22 、《愛麗斯漫遊奇境》卡羅爾(英)

二、班級管理

(一)狠抓班級行為常規,施行評價機制

以鼓勵為主,但有時也很嚴格,目的在於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我設計的“班級小腳印”星級評比表,現在每個孩子的家校聯繫本上都貼有這張表,剛開始設計的時候,項目比較多,但並非每一項的評比都開展起來了。因為必須一項一項地抓,不可能一來就能抓好每一項。現在主要是對孩子課堂表現的一個評比,當堂課表現得好,就加一個五角星或送一朵小紅花,如果課堂上點名兩次都沒有改的,則加一個三角形,表示還需要努力,然後教育跟進。現在的評比是只要集齊了5 顆星或是小紅花就換一張貼畫,然後貼在後面牆上自己的名字下方,集齊了5 張貼畫就換一個小獎品。

(二)樹立班級集體榮譽感

增強班級凝聚力是關鍵。從這兩周的觀察來看,孩子之間的小磨擦不斷。在遇到矛盾的時候都想占上風,都想不吃虧,所以由語言上的攻擊轉變為肢體上的磨擦也隨之而來。在對這些孩子進行個別教育的同時,在班級中增強班級凝聚力,樹班風、樹正氣就尤為重要。孩子之間發生矛盾是在所難免的,關鍵在於當這次矛盾發生的時候,怎樣用“和平”的手段去化解小矛盾,從而遏制更大的矛盾產生。

樹立班級就是我的家,班級的事就是我的事,一. 三一家親。

(三)積極參加體育鍛鍊。

是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鍛鍊孩子的平衡能力和協調性,從粗大動作向精細動作過度。家長每天督促孩子跳繩,爭取每天都比前一天多跳一個。

(四)培養小幹部,人人都是班級小主人

在班級工作中,如果班主任事無巨細都親歷親為,不僅會人為加重班主任的工作,而且會使學生的能力得不到鍛鍊和提高。我管大放小,管主放次,授權負責,分層管理。我會延續上學期的小幹部管理機制,並在次基礎上設定更多的班級管理崗位提供給更多的孩子,注意引導學生自主管理班級,讓班級的每一位同學都成為班級工作的參與者,逐步實現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評價,既有利於班級的建設與發展,又有利於學生個性完善、能力的提高。

家長引導孩子為班級服務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在家裡也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自理能力,樹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思想。做好自己的事,幫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剛開始的時候,肯定孩子動作會很慢,而且做不好,我們可以協助他去做,但是不能包辦代替,不然孩子永遠都沒有機會去做,他的自理能力就會停滯不前。

三、家長堅持每天做好七件事

1 、每天激勵孩子按時到校,出門誦讀禮儀令:背書包、戴領巾、揮揮手、說再見。

2 、每天親子交流10 分鐘,傾聽孩子播報當天的學習生活,表揚孩子先做作業後玩耍,激發孩子表達的興趣。

3 、每天督促孩子跳繩10 分鐘,保證每一天都要比前一天多跳一個,體會成功的喜悅。

4 、作業輔導。簽字很重要,確認完成後簽在家校聯繫本上。

5 、每天親子閱讀10 分鐘,與孩子比賽講故事。

6 、每天睡前養育孩子睡前禮儀:理書包、放好衣服、鞋子和紅領巾、道晚安。

7 、每周閱讀家校聯繫本,與孩子分享本周的進步,和孩子一起感恩5 個人或物。

四、關於家委會。

在原來的基礎上不斷完善,穩定老成員,歡迎新成員的加入。

(一)支持學校、班級教育教學工作。 (二)積極參與班級管理,為班級發展出謀劃策,群策群力。

(三)積極帶領廣大家長參加班級組織的各種活動,增強班級凝聚力。

(四)做好學校、班級宣傳工作,擴大學校、班級影響和知名度。

(五)家長委員會委員由家長自願報名。

在這裡,特別感謝文雨葶的媽媽,很熱心班級事務,並且很細心,想得很周到,孩子拿回家的英語光碟上貼的標籤就是她做的,我覺得我們大家應該把掌聲送給她。

最後我想以一首打油詩和各位家長共勉。

一步登天做不到,

但一步一個腳印能做到。

一鳴驚人不好做,

但堅持做好一件事,可以做。

一下子成為天才不可能,

但每天進步一點點有可能。

我希望在未來的五年半的時間裡,

能和大家一起,

為孩子的國小階段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因為這不是做給別人看,

而是要盡到我們教育者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