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開學工作會議講話稿(教育局局長)

我一直認為,教育只有真正關切到每一個獨特的生命個體時,才是有溫度和光彩的。而這樣的溫度和光彩,不會在喊得山響的口號里,更不會在冰冷的分數里,而是在每日每時所呼吸的空氣里。在這樣的空氣里,你能聆聽到心靈的歡歌。

二、學校管理自我診斷、自我創新、自我變革是推進學校教育事業發展的動力

從中央到地方,都在講改革,我們教育也不例外,十八屆三中全會釋放了聯考改革的信號,提出要“減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招考分離”;改革“一考定終身”這些等等,作為我們一線的教育人,要牢牢的把握教育發展趨勢,主動適應基礎教育的發展。蘇霍姆林斯基說:“校長對學校,首先就是思想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的領導。因此,校長只有很好地實踐科學的教育理論,才能真正找準學校管理的切入點,從而實現從經驗型、業務型向思想型、研究型的轉變。”以前這樣的會議,我也反覆強調學校的改革,但我更多的是講課堂的改革,講教學的改革,講教研的改革,這兩年,我們很多學校在這些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我很欣慰。但這次,我想在教學教研改革的基礎上去談另外一點,校長們要在學校管理自我診斷、自我創新上帶好隊伍。

1、自我診斷過程是真正變革和創新的過程。

可以說,真正地“認識變革”和“實施變革”會在自我診斷中發生。自我診斷過程是學校管理思想產生的過程。為了更好地推動學校的發展,我們就要對學校發展的條件、優勢、機遇做出判斷,從而確定學校發展的目標和策略,學校發展診斷就是這樣一個分析、判斷、明確發展思路的過程。學校管理自我診斷就是要靜下心來,查明“病因”,確定“治療”方案,改變薄弱現狀,確保學校健康發展。說到自我診斷,其實我們很多學校很多校長也做了這方面的工作,只是大家沒有做得那么全面而已,一所學校的自我診斷內容應該包括教學管理、辦學資源、隊伍狀況、文化建設、優勢特色等等,它不是簡單的校長個人行為,是整個班子一起努力做的一件事情,是一種組織行為。自我診斷不僅僅是問題診斷,還包括學校的優勢、劣勢、資源等,校長和班子成員通過自我診斷,就能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搶抓機遇,及時調整發展目標,並領導學校改變學校狀態。

2、自我診斷是教師提升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

荀子認為教師是“天地君親師”,韓愈認為教師“傳道、授業、解惑也。”新課程下的教師應該是“能說、能做、還能研究創新”,教師所特有的價值觀和教育觀直接影響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直接影響學生的成長。所以教師需要進行自我反思,學會自我診斷。我有什麼樣的專業素質?我精通所教的學科嗎?教學技能如何?了解所教學科的前沿動態嗎?我了解幾家教育教學理論?我有個人的興趣和特長嗎? 作為教師,我的優點是什麼?我已經獲得了哪些成就?未來,我有什麼目標?如何為學生做得更好?怎樣找到一個快樂工作和幸福生活的平衡點?這些都是教師自我診斷自我反思的內容,一個快樂的幸福的教師肯定能感染他的學生快樂、幸福地成長,一個陽光的向上的教師也一定能引領他的學生主動進取、積極向上。一個不斷自我反思、善於自我診斷的教師才會主動學習、不斷發展,才能更好地勝任社會賦予的重任。

教師學會自我診斷、擅長自我診斷,在面對千差萬別的學生個體時,根據自我診斷進行自我教學的矯正,以適應學生的需求和學生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專業水平可以得到提升。教師個人這種專業水平的提升也必然會帶動和促進整個教師隊伍的發展。

一所學校,有了管理上的自我診斷,自我反思,就會有自我創新,如果每所學校都能經常進行這樣的自我診斷,就能多方面的收集信息,校長和他的班子就能綜合分析學校發展的現狀,以及學校可利用的資源,多方利益相關者對學校發展的需求和期待,從而找到學校發展的突破口,明確學校的發展方向和目標。我們校長有空可以去看看,現在很多名校都把教學管理上的自我診斷當做課題去研究,去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