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依法治市領導小組成員會議上的講話

依法治國方略是黨的xx大明確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之一。依法治市則是這一方略在縣級行政區域的具體實踐和要求。在這次領導小組成員會議結束之前,我就推進我市依法治市進程,打造法治城市,創建“平安丹陽”講幾點意見。

一、充分認識依法治市、創建“平安丹陽”的重要意義

今年以來,我們把營造穩定的社會環境、良好的治安環境、規範的法制環境以及和諧的創業環境作為市委的中心工作來抓。尤其是“平安丹陽”創建活動開展以來,全市上下緊緊圍繞創建目標,紮實工作,開拓創新,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得到了省、鎮江市兩級黨委的肯定。依法治市工作也取得了明顯成效,民眾學法、知法、守法的意識和能力得到較大提高,政府部門和執法機關的執法水平得到了較大提升。希望全市各級從貫徹黨的xx大精神,實踐“xxxx”重要思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高度進一步提高對創建“平安丹陽”,加快依法治市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把這項工作繼續推向深入。

1、依法治市、創建“平安丹陽”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在和平建設時期,老百姓最大的願望就是富足和平安。沒有安全感就不會有幸福感,不能保證人民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就不能充分調動人民民眾創業致富的積極性。打造法治城市,創建“平安丹陽”,是民心所向,民意所求,代表了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

2、依法治市、創建“平安丹陽”是全面建設小康的應有之義。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兩率先、兩步走、躋身蘇南強市之林”的發展目標,既是一個率先發展的目標,也是一個全面發展的目標,不僅要在經濟綜合實力上有顯著提升,而且還要考慮到全市人口、環境和資源的協調發展,考慮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進步。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法治環境。

3、依法治市、創建“平安丹陽”是加快發展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市場經濟從本質上說就是法治經濟。只有用法律法規來引導、規範經濟行為,用法律手段來管理經濟活動,才能促進和保障經濟的健康發展。市委十屆七次全委會以“兩個率先”為主題,為丹陽走向現代化界定了新的步驟,指明了新的航標。市委十屆八次全委(擴大)

會議,進一步確定了“四年創新高”的目標要求,確定了明年工作的總要求和總目標,發展的任務非常艱巨。我們必須加大創建“平安丹陽”力度,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障,決不允許有任何非經濟因素干擾和阻礙正常經濟的運行。

二、努力提高依法治市的工作效能

實施依法治市方略,創建“平安丹陽”,關鍵要抓住重點,突出難點,各成員單位要共同努力,密切協作。

1、抓好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認真落實“四五”普法的各項任務,切實增強全民的法律素質,是推進依法治市的一個重要任務。法制宣傳的對象是全民,重點是國家公職人員,特別是黨員和各級領導幹部。在宣傳策略和效果上要講層次,對不同的對象提出不同的要求。對廣大人民民眾來講,通過法制宣傳教育,增強其法制觀念,主要達到守法和維權的目的,使其知道自己有什麼權利,要承擔什麼義務,並能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對國家公職人員來說,不僅要知曉一些基本法,更重要的是要能熟練掌握本行業、本部門行使職權所依據的法律法規,做到依法行政、嚴格執法。要進一步建立健全領導幹部、公職人員法制講座、法律培訓、重大決策前的法律諮詢、法律知識任前考試等有關制度,促進領導幹部帶頭學法,切實提高各級幹部和公職人員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辦事的能力和水平。依法行政的過程其實也是法制宣傳教育的最有效形式。要進一步提高司法人員、行政執法人員的法律素質,提高他們知法、守法特別是用法、護法的能力和水平,自覺做到公正司法、秉公執法。要抓好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進一步開展好“警校共建”、“檢校共管”、“法律進社區”以及“青少年維權崗”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動,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質,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要創新工作思路,積極探索對流動人口、企業經營管理人員、農民民眾等法制宣傳教育的有效形式,提高針對性,注重實效性。